小時候,初有記事,她便跟著寧府一位粗使下人,尊其養母。
養母名叫唐映翠,民籍落於京郊一處茅屋。
娥蘭的民籍,隨著養母而落,原名自隨養母姓氏,喚作唐夢雙。
於養母言談之中,娥蘭得知自己入府時,尚在繈褓,是穆蓉親自抱來、轉交養母手中的。
等娥蘭稍微長大一些,穆蓉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秘密傳見,考驗她的能力,教導她的為人。
對外,娥蘭自然跟著唐映翠,在府裡做一些粗活雜事。
為了培養娥蘭,蟄伏柳煙身邊,穆蓉給了銀子,讓唐映翠送她去上學堂。
幾年學罷,正逢養母亡故,穆蓉安排娥蘭刻意表現孝心、引起柳煙的注意,自然而然被她看中,伴隨侍候。
蟄伏數年,日月如梭,三年前,娥蘭滿了十九歲。
一日,柳煙悠悠問起。
“你以前上過學堂?”
娥蘭下意識驚慌,還以為身份被察。
想著大娘子早就安排妥當,她很快平靜下來。
“是。”
“娘親在世之時,用她的月例,供過奴婢前去學字……”
她一陣頓言,無語凝噎。
柳煙連忙寬慰。
“對不住,我並非有意提起你的傷心事。”
轉而,由衷一句誇讚。
“怪不得你柳絮才高,見識過人。”
誇罷,她語氣一轉,餘出幾分憐意。
“惜你娘親早亡,不得已,斷了你的才誌。而今,你既做了我的侍女,自然由我、供你繼續求學。”
出人意料,娥蘭微微一驚。
“啊?”
柳煙淺淺一笑,說出心中所想。
“從小,我娘親便有教導,學業不可荒廢。不論男女,不管是什麼身份,隻要家有存銀,都要習文斷字。”
“怪我粗心大意,耽誤多年,才想到你的求學大事。而今,即便恢複你的學業,也隻能學到明年。因為律令規定,過了二十歲,便要卒業停學,準備各級會試、誌向仕途了。”
“不過我想著,學一年也行,算是給你的學業,一個完美的終局。”
“另外,滿了二十,便是待嫁之年。民間學堂的同窗,既是年紀相仿,又是門當戶對,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