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七 得此軍師,夫複何求!(2 / 2)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眼前一亮,卻不料軍師竟一語中的,從百無一用的秦川邊郡中,尋摸到了罕見優勢之處!

“故而,秦川自可疏通商道,以成大乾、大驪、北狄之三國貿易樞紐!大興商貿,財貨流通!則富國強民之日,指日可待也!”

話音剛落,卻隻聽秦王趙政當即鼓掌,撫掌而笑!

“哈哈哈哈!軍師所獻三計!果真為老成謀國之言!”

趙政頓然起身,滿麵興奮的繼續說道。

“有此三計,本王心中大定!隻覺連日之憂愁困擾,竟在軍師三言兩語之間,儘皆消散一空!”

趙政此時隻想放聲大笑,心道果然不愧是臥龍諸葛啊!

寥寥數語,竟就將如此亂作一團的秦川困局,這般輕易而解!

為自己立獻三計不說,更是為整個秦川郡之未來,做好了長足規劃!

趙政此刻隻覺心中迷茫一掃而空,目標頓為清晰,終於知道該如何著手去做了!

“是啊是啊!軍師一言,令我等如撥雲見日般恍然大悟啊!”

其餘眾人也不由連連點頭,麵露欣喜之色,就連看向這位羽扇綸巾的軍師眼中,都無形中多了幾分欽服之色。

“殿下莫急……此三計空談雖易,然則實為極難矣!”

誰知諸葛暗聞聽一片讚賞之色,卻毫不為動,隻是停下羽扇,一臉凝重般正色而道。

“第一計,舉郡納糧,賑災濟民!說來容易,實則目下我秦川糧草亟需之缺口……已達百萬石矣!”

軍師此言,頓時令堂內原本歡快洋溢的輕鬆氛圍頓為一肅!

眾人儘皆麵色沉重,知曉軍師所言實乃根本實情也!

“第二計,興修水利,提振農耕!此乃百年之大計也,何以秦川曆代郡守,皆無一所成耶?非不想為,實不能為也!”

此言一出,堂中氛圍卻是驟然再次滑落。

眾人心中明了,誰都知道興修水利的重要性,但為何秦川曆代郡守,從未沒有一人將此大事功成呢?

一是因秦川戰亂不止,常有敵寇入境搶掠。

二是因秦川困苦,郡府常年入不敷出,虧空成久矣!

郡府無財,百姓無糧,何以興師動眾,大修水利耶?

而眼下府庫之中,彆說留有結餘發展郡中,就算是郡吏薪俸都根本發放不齊啊!

整個府庫徹底虧空,虧額更是高達十數萬金!

如何又有財力,去大興土木,興修水利呢?!

“第三計,大興商貿,自成樞紐!此計雖巧,卻受製於秦川地理所限!且秦川之困,非隻糧草之困,更有三處致命之傷也!”

諸葛暗輕搖不止,羽扇紛飛。

“其一!秦川窮困,官道早已斷絕,通商極為不便,此為一處致命之傷!”

眾人默然無語,卻隻有儘皆頷首……

“其二!雖臨大驪,然則卻隔有延綿百裡之巍峨秦川!兩國之間,僅有虎牢關可堪通行,卻為北疆門戶重地!又如何可輕易作以通商耶?此為二處致命之傷!”

諸葛暗搖扇越發頻繁,語氣也越發急促起來,卻是不等眾人回應,又緊接說道!

“其三!秦川邊郡混亂之名,早已九州皆知!何以如此貧瘠,而富商大賈皆不敢入也?非無商貿之利,實為戰亂之禍也!此為三處致命之傷!”

眾人再度無言,隻因軍師所言,實為切實至極!

戰亂刀兵之禍,征伐止戈不休,致使外商聞秦色變也!

任誰願意自己的車隊在秦川遭到北狄擄掠?

十次經商,但凡有一次遭遇不測,則全數無功而返,更兼有殺身之大禍!!

故而,凡富商大賈者,皆不願入秦川之地!

“這……”

趙政聞聽此言,心中惶然不已,不由踉蹌折返榻中,呆坐失神,久久無語……

軍師所言,字字珠璣,一針見血,直指本源!

如此三處秦川致命之傷,處處皆為致命關節所在!

哪怕以軍師經天緯地之才,麵對如此危困局麵,在一無人,二無財的情況之下,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否則,曆代秦川太守恪儘職守之下,如何會使秦川越發蒼涼,越發一蹶不振呢?

非是不願,實不能也!

窮一郡之力,已無法再解秦川之困!!

“殿下!殿下!”

堂中眾人見此情形,不由紛紛上前,口中驚呼不止!

如此困頓局麵,竟全數壓在殿下年僅十二歲的稚嫩肩膀之上!

卻是令他們親臨此境,都不由為殿下憂心不已,隻恨自己無能為力也!

“軍師所言……實乃大善!秦川之困局……確屬千古罕見!本王驟聞之下,卻也隻覺思緒煩亂,並無頭緒,今日便到此為止吧……明日再議此事。”

趙政無力般擺了擺手,卻是萬萬未曾想過,自己不就是想當個閒散藩王嗎?!

可為什麼,就特麼這麼難呢??

一上手就是這種地獄級開局難度,這尼瑪還讓人怎麼玩啊?!

“殿下!勿憂啊……安邦治國,本非易事,絕非一日之功!秦川雖困,臣自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諸葛暗當即跪地,老淚縱橫,感慨而道!

“臣本躬耕於南陽……幸得殿下賞識,才得以儘抒胸中經緯,以安邦國萬民!今殿下心憂於黎民之困,臣銘感於內,揪心如焚!!”

言及至此,諸葛暗心緒越發激蕩,不禁當眾慨然而道!

“臣今日於王前明此心誌!誓要傾畢生之所學!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窮儘十年之功!助秦川脫離危困之局也!!”

煌煌之言,如大日入室,映照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趙政騰然起身,快步上前,親扶起身,緊緊握住軍師之手,神情激動般感慨而道!

“得此軍師……夫複何求矣!”

……

“臥龍之才,實難鬥量也!

然如此經天緯地之千年大才,惜困於區區三次赴請之恩!

試問三顧茅廬之恩,如何抵禦天下蒼生之福耶?

受小恩,而棄九州萬民於不顧也,孰為大義乎?

嘻!以吾之見,不過爾爾!”

——《驪書》·範建(原大驪王朝太史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