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 天命在秦不在驪?(5K)(2 / 2)

在座之人,無不為人上之人,學識淵博,心思機敏。

故而溫謙隻是寥寥數語而已,便足以令眾人聽懂秦王強秦之策,不禁紛紛而讚!

黑衣青年直到此時才恍然大悟,響起自己方才那般跳梁小醜之舉,頓覺麵上臊紅,心中羞愧不已。

其實這樣不能完全怪他,隻是他今日所受刺激實在太多太過猛烈!

想他大驪國相之子,天資聰穎,自幼不凡,早被公認為大驪天之驕子一般的絕世人物!

可誰料今日接連遇上魏鞅、溫謙這兩位千年難遇之大才也就罷了!

偏偏那蠻荒大乾之地,隨意出了個什麼九皇子趙政,其年歲比之自己還小不說,行事風度卻令自己都有些望塵莫及之感!

這……究竟都是些什麼樣的妖孽啊!!

“其實不論賑災濟民,亦或大興商貿之舉,嚴格說來都隻算良策而已……唯有這強秦第三策,卻當真乃神來之筆,必將帶動秦國由此大興!”

就在眾人紛紛感歎於秦王年少英傑之時,溫謙隨後之言,卻頓令眾人驚愕,卻不知究竟何等之策,竟稱得上神來之筆,甚至足以帶動秦國大興?!

“這第三策!是為稅法改製之策!”

溫謙再度豎起三根手指,其所言之策,頓令魏鞅目中放光,頗為激動般坐直身軀!

“秦王於虎牢關、秦龍塞兩處邊關重鎮巡視而回之後,駕臨漢陽僅僅三日,便再次大開國宴,假借慶賀賑災濟民之功成圓滿,實行千古罕有之稅法改製之舉!”

如此之言,頓令堂中之人儘皆放下手中茶盞,目不斜視般望向溫謙,麵露期待好奇之色。

而溫謙稍作停頓之後,似是仍然撼動於如此千古稅改之策,心中醞釀許久之後,這才朗聲宣示而道!

“秦王於國宴之中,當眾宣示!秦川之田賦稅製,將由丁畝田賦製,改為攤丁入畝,地丁合一之全新稅製!!”

“什麼?!”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

這八個大字一出,卻第一次結結實實的驚到了堂中眾人!

要知這攤丁入畝之策,又豈是兒戲之言?!

黑衣青年甚至於心神驚駭之下,當即便忍不住豁然起身,一臉難以置信般失聲叫道!

“這!這怎麼可能?!”

他猛地伏在案前,雙眼死死盯住溫謙,匪夷所思般追問而道!

“如此之策!我卻不信會有哪家何氏,願意接受此等稅改之策!!”

此時此刻,就連魏鞅與韓彧都被‘攤丁入畝,地丁合一’這八個大字震懾當場!

一時腦中思緒紛亂,竟久久難以言語!

其實越是位高權重之人,越是對治世理國研究最深之人,就越是明白,攤丁入畝之策自然於國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此等稅策,實則是動了天下世族名門之立身之本!

即便是兩國聖皇想要強推此策,都將麵臨無法想象之巨大阻力!

而他一介小小秦王,不過年僅十二而已,竟也敢力推此等千古罕有之稅改之法麼?!

“哈哈哈哈!如此自掘墳墓之策!自然不會有哪氏何族願意接受!”

溫謙驟聞此言,卻是今夜以來,第一次頗為失態般放聲大笑!

“但秦王之手段……卻令秦川世族,即便心有不滿,最終卻依舊不得不從啊……”

如此之言,頓令堂中眾人更為驚愕!

什麼?如此離譜之稅改之策,竟被那秦王果真力推而成?!

“這!如何、如何會……”

黑衣青年如遭重擊般栽倒在榻,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那小小秦王如何能迫使眾多世族,接受這等匪夷所思,完全就不可能被接受之屈辱稅法呢?!

“莫非……他殺光了所有秦川世族不成??”

黑衣青年驟然抬頭,難以置信般失聲叫道!

他卻是抓破腦袋,都想不出此等離譜稅策,究竟該施行何種手段,才能夠推行而開,迫使眾族俯首聽命?!

“那倒不是……秦王在國宴之中,當場斬殺了五名大族族長,埋伏數百甲士逼迫在場所有世族簽字畫押,而後第二日便開始在郡中推行攤丁入畝之法!”

如此狠辣手段,令魏鞅與韓彧都忍不住輕輕頷首,隻有黑衣青年繼續不可思議般的追問而道。

“所以就這樣?就這樣殺了五位族長……眾多秦川世族便自此屈服了麼??”

黑衣青年的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若是在大驪國中,眾多世族會不會就此反叛還都兩說,如何會如此輕而易舉便束手就擒?!

“自然不會如此簡單……不過三日時間,在這五族的帶領之下,秦川共十一族總計集結了兩萬餘名家兵,將整個秦王王府團團圍困,逼迫秦王收回成命,放棄稅改之法!”

溫謙聞言,頓時輕笑一聲,緩緩搖首著所說之言,終於令黑衣青年長舒口氣,心中暗道這才正常嘛,畢竟哪門何氏會如此輕易,肯接受這等要命般稅改之法呢?

“秦王雖身旁僅有數百甲士可堪使用,但他顯然早已預料到會有今日之困,早在數月前巡視邊境之時,便從大乾征北大將軍處暫借兩萬踏北鐵騎……”

“什麼?秦王借調了兩萬鐵騎?如此動靜,那些秦川世族卻是如同豬狗一般,竟恍若未聞般前去送死麼?!”

黑衣青年聞聽此言,卻是又一次忍不住打斷而道!

此刻在他的心裡之中,那些個秦川世族早已如同豬狗一般無可救藥,竟是連這等最基本的消息都打探不清,還敢擅自圍困王府?!

但此言剛出,在座之人,卻都是一副仿佛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

尤其他父親那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更是看得他心中發毛,不明白自己所言卻又有何不對之處?

“這等性命之安危……試問秦王如何會讓旁人知曉此事?否則他為何會去邊境調兵,而不向大乾朝堂請命調兵呢?”

溫謙疑惑般的眼神,頓令黑衣青年恍然大悟,忍不住便當場一拍額頭,心中這才想清楚此間來龍去脈!

如此局麵,必是那秦王早就料到會有此之困,為了應對秦川世族可能之舉,特意前往邊境調回兩位騎兵,以作機動。

而在秦王班師回朝之時,那兩萬騎兵自然遠遠跟在其後,不被任何人有所察覺。

再然後趁著秦王回返漢陽三日之後才開國宴這段時間,開始緩慢動身,悄然埋伏至漢陽之外。

屆時,隻消漢陽城內燃起烽煙,遮天蔽日,城外騎兵自然會收到訊息,開始加急進軍,奔赴漢陽城保駕勤王!

以騎兵之強大機動性能,短短十裡之路,不消半個時辰便可輕易馳達!

而那些圍困秦王之秦川世族,又無論如何也不敢傷及秦王半分!

若是秦川世族果真出此下策,秦王也隻要拖延稍許,兩萬鐵騎便可輕易馳援!

屆時,兩萬臨時組成的農兵家兵被兩萬精銳鐵騎所包圍,那下場……

卻還再用多言麼?

“據說那一日,整個秦王府前的那條大路,儘皆被鮮血染紅啊……”

溫謙驟然間幽幽一歎,卻是令堂中眾人,儘皆凝神馳往。

似乎深陷於年少秦王之淩厲手段,久久難以自拔……

……

“吾嘗困惑不解,何以魏鞅棄大驪而從弱秦也?

後追憶往昔,邀月閣之大盤滅國棋局,棋道聖手溫謙執魏連戰八勝,後惜敗於魏鞅執秦之手!

當日,謙直言而歎:‘吾執魏八勝而敗於秦,實乃大魏大一統之勢,由秦所終也!’

‘今日之弱秦,恰逢世之明君,焉知不可為明日之大秦乎?’

‘棋道正合天道,今大魏既終於秦,實為天命在秦,不在驪也!’

可笑吾當日不以為然,今日回想,方知強可變弱,弱可變強,舉凡治國入世,儘皆事在人為耳!”

——《大驪新語》·韓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