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常駐兵馬……已然達到了足足二十餘萬?!
若非在坐之人皆為秦國重臣,不可能口出戲言,要不然趙芸怎麼可能會相信這種鬼話?
區區一個郡國,如何能養活二十萬大軍??
很顯然,秦國之富,再一次刷新了趙芸的所有想象!
她不可思議般望向皇兄,卻是雙目之中驟然爆發出異樣神采!
‘好你個皇兄!卻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有奪嫡之心??’
‘既然並無奪嫡之心……卻又為何擁兵自重呢?’
‘看來還是自己太過天真了啊,以皇兄之智,自是早有準備,隻等時機到來啊……’
趙芸心中暗暗點頭,總算是明白了皇兄真意。
她同時也不由暗下決心,既然皇兄不願明言心誌,那自己便再也不提及此事,隻需暗中鼎力襄助皇兄即可!
“嗬嗬……諸位莫急,諸位莫急。”
眼見得幾位尚書大人都一同站了出來,言明不易之處,軍師諸葛暗頓時便輕笑著連連搖首。
“本相之意,組建新軍非屯兵耳,首在屯糧而已!這十萬新軍……並非戰兵,皆為屯兵而已!”
此言一出,方才還大訴苦水的幾位尚書,登時便相互對望,麵露了然之色。
若皆為屯兵,自是無虞。
須知這屯田製,便是出自於軍師諸葛暗之手。
一為由國家組織無地平民或流落災民,統一開墾荒田,而後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收成大半上繳國庫,小半養活屯民自己。
二位駐軍屯田,開墾軍田,自給自足,減輕國庫壓力。
即便是秦國目下最大的兩支軍隊——秦龍軍與秦虎軍。
雖各有十萬大軍之多,但專司殺敵,不事生產的戰兵精兵也不過一半而已。
其餘一半,則是半屯田半訓練的屯兵而已。
當然,若是戰事緊急,將這些戰兵與屯兵相互打亂,重建體係,卻也能湊出一支有戰鬥力的十萬大軍出來。
故而,秦國雖目下有二十萬常駐軍之多,但實打實能夠直接拉上戰場的精兵強將,即便是兩大軍團相加,卻也不過十萬之眾而已。
而目下軍師所言組建新軍,更是全數列為屯兵,專司屯糧!
如此一來,等於是為秦國培養了一批有生力量,若戰事吃緊,僅需加緊訓練個三兩月,便可以直接拉上戰場,為國效命!
“我王,依老臣之見,九州動蕩恐將近矣,儲糧屯兵,還是多多益善啊……”
軍師諸葛暗再度拱手,麵向秦王殿下恭聲而道。
他慧眼如炬,卻似乎已然從大驪宮變之後,看到了一場即將席卷整個九州的滔天戰火!
沉寂了二十年的神州大地,卻是又一次要淪為血與火的煉獄之中啊……
“軍師所言極是,九州動蕩絕非妄語啊……”
趙政聞聽此言,聯想到父皇也在近日病危,不禁麵色凝重般頷首而道。
近日來所發生的一件件大事,卻是令他有種山雨欲來的危機之感!
國內國外突逢驚變,令趙政本能便有些恐懼之感,故而對於軍師所提三策,當場便滿口而允,且更是忍不住感慨而道。
“麵臨此等大爭之世,我秦國上下定要萬眾一心!保我大秦國民安康……保我大秦社稷穩固啊!”
“喏!臣等必將戮力同心,衛我大秦!!”
霎時之間,殿中之人無不起身出列,伏地而跪,儘皆齊聲喝道!
而趙政則俯視著滿殿文武,國之重臣,不禁緩緩起身,大手一揮,麵色肅穆般凝聲而道。
“來人!傳本王旨意,秦國自今日起……進入戰時軍備狀態!!”
……
“區區郡國,駐軍無數,屯兵百萬!
此不為乾帝其人,謀逆篡位,弑君弑父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乎?”
——《大驪王朝》下卷·司馬求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