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給他製定的績效,屬實是高的有些離譜了。
“太師此言差異!”
這績效高嗎?
高個屁!
要是劉協告訴董卓,他還想飲馬多瑙河,兵臨金字塔呢?
不過為了防止嚇到董卓,劉協才決定先從簡單的中興漢室開始。
“太師一人之力或許有限,但是還有汝麾下的西涼鐵騎呢!”
一聽劉協提及西涼鐵騎,董卓更是苦笑。
“陛下,那幫人大字都不識一個,空有一番武力,如何能成大用?”
劉協算是看出來了。
這位權傾天下的董太師,本質上其實還挺自卑的。
他不但看輕自己,還看輕那些士卒。
“太師,汝是否生下來就識字?”
“自然不是。”
“既然如此,太師難道認為王允生下來就會治國嗎?”
“自然也不是。”
“既然如此,太師為何以為那些士卒不堪大用!”
劉協的聲音震耳欲聾。
大家都是爹生娘養的華夏貴胄,憑什麼你天生就比人低一頭?
那些名士大儒,是生下來就會治經治國嗎?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大漢為何要建立?
高祖劉邦,四十多歲還是一個亭長。
丞相蕭何,也不過一個小吏。
兵仙韓信,更是個連飯都吃不起的窮鬼。
若當時劉邦認為,這天下就該歸項羽、田信那樣的六國貴族,他還建立個錘子大漢?
“我大漢,本就是一群尋常百姓建立的大漢!”
但是為何到了現在,人人卻都瞧不起大字不識的百姓了呢?
甚至,就連董卓這樣痛恨世家之人,也依舊在內心的深處鄙夷著自己的出身。
“誰道武人不能治國!”
劉協緊緊盯著董卓的雙眼——
“不會識字,那就去學。”
“不會治國,那就去嘗試!”
“建立大漢的一眾功勳,他們難道就什麼都會嗎?”
“太師!”
最後二字,劉協是咆哮著喊出來的。
就連唾沫星子,都往董卓的臉上噴了不少。
不過董卓現在已經不在乎了。
劉協的話,就好像一把尖刀刺入自己的胸口。
這柄刀和王允的那柄“背刺之刃”不一樣。
這一刀,仿佛一下劃開了一直遮在董卓眼前的幕布,讓他海闊天空。
在大漢推崇文治幾百年的國情下,類似董卓這樣的武人其實都對名士大儒有著特殊的濾鏡。
名士大儒,就是他們的白月光。
以至於哪怕到了今天,到了董卓都完全掌控了大漢朝廷的情況下,他依然願意去舔這些名士,將自己的權柄分給他們,將自己身上的肉切下來喂給他們。
但現在,董卓明白了。
治國,真的必須要那些名士嗎?
正如劉協所言,如果治國真的需要那些有學問的人,那漢高祖劉邦那個能拿儒生帽子尿尿的老流氓還建什麼國?
“可是,臣不知如何能夠做。”
董卓再次羞愧了。
明明劉協到將道理給他講明白了,可他依舊不知道怎麼能將自己麾下的西涼鐵騎變成治國的大才。
“這個簡單。”
劉協微微一笑:“太師可曾聽過……掃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