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結束後,劉協專門將董卓留在了寢宮中,好奇的詢問董卓過去的故事。
人上了年紀,對過去之事大都是追憶向往,加上想要聽董卓故事的人是當朝天子,董卓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比如年輕的時候,董卓喜歡行俠仗義,加之老家臨洮附近居住著不少羌人部落,他就常去拜訪裡麵的羌人首領,與之結交。後來有羌人首領親自去見他,董卓就直接殺死了自家的耕牛款待他們,這些羌人首領十分高興,之後送來了上千頭牲畜,用以報答董卓的招待。
之後,董卓在軍中名聲漸甚,在一次與鮮卑人的交鋒中俘虜數萬,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而這些賞賜董卓一匹都沒有留下,全部分給了屬下。
另外還有一些行伍中的趣事,比如董卓在與叛軍對壘時,天空中突有流星劃過,叛軍以為這是不祥的征兆,董卓卻大喜過望,直接領兵衝殺過去,斬首數千,平定了禍事。
這些事對於劉協來說都無比新鮮,聽的劉協是愈發興奮。
僅僅從董卓前半生的事跡來看,誰能想到他會成為史書上那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不過不得不說,董卓確實有幾分反骨在身的。
劉協咂咂嘴,在漢朝殺耕牛可是死罪,他董太師當著自己這個天子的麵說這事是不是有些太過張揚了?
而且天上有流星你不跑也就算了,還帶兵殺過去……莫非董太師還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劉協聽得認真,董卓也越說越來勁。
到最後,竟然是將鮮卑、羌人、匈奴幾家女子的細微差彆都當做談資,全部說與劉協這個未成年聽。
若非二人昨夜都沒有睡好,精神頭不足,怕是還真的能暢談一宿,再熬一個通宵。
但二人這般的愜意,卻全是彆人的負重前行換來的。
賈詡回到府中,與母親問安後並未合衣入眠,而是撐起一盞油燈放在了桌案前。
《關中疏冊》
緩緩在竹簡的首頁寫下這四個字,賈詡以筆撐頭,細細思索,半晌才往竹簡上寫下幾個字。
就這般停停寫寫,不知不覺中卻是已經到了天明。
老人覺淺,公雞打鳴之聲就足以將其喚醒。
賈母來到賈詡處,聽到了賈詡奮筆疾書的動靜,一時有些心疼:“文和連夜趕來長安,不好好休息,怎的又開始熬夜?”
說完,賈母還跌跌撞撞的想去奪賈詡手中的筆,強令他睡覺。
“母親。”
賈詡不待賈母過來,就放下筆主動朝著賈母告罪。
“還請原諒孩兒不孝,但現在確實是片刻都休息不得。”
賈詡將桌案上的竹簡卷起,藏入自己的懷中。
“昨夜來的遲,未和母親明說。太師已命我為尚書令在,掌管大漢十三州的政務。”
說到這,賈詡自嘲了一下:“倒也沒九州這麼多,如今其實也就一個關中……也不是,其實也就左扶風,右馮翊,還有京兆這三輔之地而已了。”
“可即便是這三輔之地,卻也有十萬戶我大漢的百姓在此地生息。”
“孩兒昨日見過天子,他曾言過,這關中的百姓實在等不起了。”
“孩兒現在休息一日,雖能解乏,卻解不了百姓之苦,天子之憂。還望母親彆再勸教孩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