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醫一直以望聞問切出名,但其實華夏自古以來便有外科的研究與著作。
明代,是中醫外科學的發展繁盛時期,其中最出名的學派當屬由陳實功《外科正宗》衍生出來的正宗派。
而繼這個朝代後的新朝開國之君,就是在原有的沃土上大力發展新式臨床醫學。
大同帝在位期間,文化、思想、醫學、科技等領域百花齊放,堪稱與西方文藝複興有著同等地位的“古學新用”。
新式外科四個字一出,朱琇瑩的困惑便化為了明悟。
古中醫好雖好,但應對急症仍有所欠缺,在科技與新技術的加持下,其實很多人更願意去看更為高效快速的新中醫。
現代社會忙忙碌碌的,真要拖著病體喝好幾天的藥,那對工作、對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隻要花個紮針或者吊水的功夫第二天就能繼續活蹦亂跳,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為什麼古中醫越來越沒落。
就算是他們這種古老的大家族,但其實也曾經一度麵臨過傳承斷絕的窘境。
哪怕國情不同,但某些發展竟與另一個世界也有著高度的重合。
大勢所趨。
也隻能無奈地這麼感歎。
但是朱琇瑩似乎並不這麼認為,她看著小福蛋,又看了看手上的樹果,一個想法油然而生。
——枯枝殘葉都能入藥,那樹果應當也可以。
中藥對人類來說反應速度過慢,但對寶可夢來說是不是會不一樣?
聽完朱大夫的想法,向風來目瞪口呆。
果然優秀的人不管在哪裡都會閃閃發光,她還沒展示過寶可夢世界的傷藥,但已經有人提前一步想到了這點。
朱琇瑩的方向是沒有錯的。
傷藥作用在寶可夢身上,發揮的效果的確顯而易見。
侃侃而談的大夫,在談及自己的專業領域時,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