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信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淡淡開口道:“東周時期,鄭國在諸侯國最為強大,國王鄭莊公不把周天子桓王放在眼裡,周桓王很是氣憤。”
“周桓王以為自己是天子,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不顧當時國庫空虛,國力衰弱的情況,召集了蔡、衛、陳等幾個諸侯國,親自帶兵去討伐鄭國。”
“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周桓王敗了,還被射了一箭,這一箭射在了周桓王的肩上,雖然沒有危及生命,但周天子的威信降到了最低。從此,周天子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製,漸漸走向沒落。”
“所以,在處理郭金星叛亂一事上,還請父皇慎重!”
聞言,朝堂上鴉雀無聲。
眾臣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惠帝歎了口氣,徐徐道:“老六,今天你讓朕刮目相看哈,沒想到你居然也熟讀曆史,典故信手拈來,難得,難得啊!”
“六弟,你好大膽!”
二皇子宋誠信在沉默了幾息之後,憤怒道:“你這是在長他人誌氣,滅我宋國之威風!你慫恿父皇姑息縱容那些亂臣賊子,是何居心!”
“難道你不是我宋國皇子,任憑那些宵小之人欺君犯上嗎?”
蘇衝天道:“聖上,六皇子殿下雖然借用射王中肩的典故,來闡明出兵的慎重性。但此時非比彼時,微臣覺得,平叛郭金星非常有必要!”
“臣附議。”
……
主戰派紛紛附和。
大皇子宋永信一喜一悲。
他對宋知信能說出射王中肩的典故,從而獲得惠帝的讚譽,那是各種羨慕嫉妒恨,但這個典故至少支撐了他避戰的主張。
宋永信道:“父皇,六弟雖然是個廢物,但在平叛這件事上還是說到點子上。請父皇不要再猶豫了,倘若有人再膽敢言戰,格殺勿論!”
宋知信看著宋永信,茫然道:“大哥,我隻是請父皇慎重,何時說過不戰了?”
宋永信愣道:“你幾個意思?”
宋知信凜然道:“我等作為宋國皇子,怎麼可能看著亂臣賊子為非作歹,欺君犯上而無所作為呢?”
宋永信冷笑道:“漂亮的話誰不會說?你有什麼好辦法?”
宋知信笑道:“我的辦法就是斬首行動!”
“斬首行動?”
惠帝和眾位大臣、皇子皆是一頭霧水。
宋知信解釋道:“當下我朝國庫空虛,民怨沸騰,無力支撐一場大規模戰事。但我們可以組織一支兩百士兵的敢死隊,潛入涼州城,以刺殺、抓捕郭金星為目標。”
“郭金星剛叛亂不久,其根基必定不穩,人心向背,隻要將他繩之以法,那就是樹倒猢猻散,涼州城不攻自破。”
“兩百士兵,無需輜重糧草,隻帶數日乾糧,輕裝上陣。這樣一來,不要擔憂國庫空虛,又平定了叛軍。”
沉默!
偌大的金鑾殿落針可聞。
這個計謀,新穎、大膽,恒古未聞!
“妙啊!”
幾息後,蘇衝天拍手讚道:“六皇子殿下的計謀實在是太妙了!微臣從軍數十年,亦未能想到此計。聖上,依微臣看來,此計甚妙!”
“父皇,此計雖妙,可在兒臣看來,隻不過是紙上談兵。”
宋永信冷笑道:“那郭金星又不是傻瓜,他可是征西大將軍,通曉兵法,此時他已在涼州城布下天羅地網,就等著來個甕中捉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