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收複遼東(2 / 2)

“本王知道了。”想開了的朱肅讓人取來幾塊從納哈出營地裡繳來的金餅,隨手包了起來遞給了那位遊俠:“請將這些東西交給張居士。”

“不過一二阿堵之物。本王與居士的情誼本不該用此物輕辱,但居士若要在北疆護佑我華夏百姓,這東西總歸能用得上的。”

那遊俠本想拒絕,但聽了朱肅的後半句,點了點頭收下了那些金餅。他對朱肅鄭重的抱了抱拳之後,轉身便去了。

於是朱肅與藍玉便在昌黎駐守。有張赫與蘇州諸商開辟的海路航道,軍中一時倒也不虞缺糧。他們一邊招納降軍、一邊不斷派出斥候探馬,打探遼東的消息。

終於在半個月後,大將軍徐達,回來了!

徐達與朱肅選擇了相同的路數,他從東海調集戰船,於青州府東麵的孤山附近,分數次秘密將五萬精銳明軍渡到了金州附近。其登陸的地點,便是朱肅先前海難時登陸的那片海灘附近。

朱肅送入京中的戰報曾說過,金州附近荒無人煙,守備廢弛。這一點也被徐達記在了心裡,用在了反攻納哈出的戰役上!

果然,即便徐達大軍已然到了遼東,遼東元軍仍舊毫無察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危在旦夕。

等徐達所部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金山左近的時候,納哈出老巢內的那些元庭官吏,居然還在爭論要不要出兵攻打山海關、打通與納哈出主力聯係的事。

一方認為若拿不下山海關,納哈出所部如若糧儘,處境十分危險。應當不計一切代價猛攻山海關。

而另一方則認為沒了山海關,納哈出大可以繞路從關外回到遼東。攻擊山海關反而有中了明軍調虎離山之計的危險。這部分人大多是北元皇帝逃離大都之時,前來投奔納哈出的元庭貴族,說白了就是安於現狀,不敢上戰場,想要圈地自守罷了。

元庭腐朽,可見一斑。

兩方仍舊在互相推諉扯皮,聽到大明軍隊竟然如同天兵天將一般已經到了城下,這些人便如同天崩地裂了一般,一時間完全亂了手腳。從徐達下令攻城開始,到打下金山、領兵入主,竟然不超過一個時辰。

納哈出視為最後底牌的老巢金山,成為了大明戰神徐達的又一項光輝熠熠的戰功。

金山留守的納哈出部全數投降,僅故元的貴族、官吏、將校,人數便有近三千人。其中包含北元中央政權的中政院、

宣政院、太醫院、樞密院、大都督府,以及陝西行省、嶺北行省、河南行省、甘肅行省、山東宣慰司、河東宣慰司等許多內地地方機構的重要官員與將校。

甚至還有許多北元王爺、郡王、國公、太尉……各種高官貴人,擒了一籮筐。並繳獲財貨輜重馬匹等等,不計其數,將這些東西載運入關的車馬驢駝,足足綿延了百裡。

由此可見,北元皇帝遷出大都之後,相當一部分的北元底蘊退入了東北,催生了納哈出的強大。而這一部分的底蘊,又在此時,徹底歸明。

而此時,相比曆史上的大明平定遼東納哈出之患,足足早了一十四年!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