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陛下與殿下此議,老臣樂見其成。”劉伯溫剖明心跡。
“原來如此。”朱肅點了點頭。說什麼老朱不會降罪無辜之人,這絕對是鬼話。
但思來想去,朱肅決定還是相信劉伯溫。畢竟,曆史上的劉伯溫清廉自守,終究與大部分的元庭舊官吏不同。
而且,主動參與其中,說不定也是劉伯溫思考出的一種明哲保身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曆史上老朱興起空印案和郭桓案時,並未波及到劉家。
“此暗室之中,先生說的每一句話,本王都會如實稟奏父皇。這無妨吧?”朱肅試探道。
“此本應當之事。”劉伯溫點了點頭。“臣要求殿下尋一暗室,隻是為了防止臣之諫言,流傳於朝中諸公以及士林之間。本就是該直陳於陛下。”
“隻是若是書之奏折,恐為他人所泄,殿下願意代臣麵陳,最好不過。”
朱肅點點頭,這話說的有理。畢竟要談的,是挖儒家牆角、斷百官權路財路的事。若是事泄,即便是老朱,也要麵臨莫大的阻力,更彆提劉伯溫。
因此,隻能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先從國子監入手,循序漸進,先在文人之中摻沙子,後對付文官,最後拔擢符合大明利益的新式文人,填補文官之中的空子。
想來也是,僅僅隻是因為方孝孺說出了不同的觀點,而後他這個“方孝孺之師”將要入職國子監,就能讓朝堂之上的楊訓文之流,寧願行險構陷他這個風頭正盛的有功皇子,也要阻止其插手國子監。
更彆提若是他們知道,皇帝想要挖儒家牆角的話,會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了。
“既然如此,本王便對先生明言。”朱肅道。“實不相瞞,本王才疏學淺,並無從頭擬定出一個能經得起推敲的、全新的儒家綱領之才能。”
“殿下過謙了。”劉伯溫肅容道。“殿下之‘科學’精妙深奧,儘述天下奧秘。何必舍近求遠?”
“科學之道,樁樁件件,嚴絲合縫。其道理應用,於此方天
地之中,皆有實例可證。即便有人能舌燦蓮花,也無可辯駁。”
“先生是要讓本王宣揚科學?”朱肅皺了皺眉頭。
“可科學乃是實學……”
老朱想要的,是掌控文人們的思想。將他們的追求從“與皇帝共治天下”,引導到其他對大明有利的地方去。
想要做到這樣,僅僅隻是用來經世致用的科學可做不到,必須要有與之相搭配的思想綱領方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