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元日小憩(2 / 2)

好在今日裡乃是元日,且這春聯,本也有幾分意思就是用來吸引遊人,給人看的。不然像他這般在人家店門口大呼小叫影響生意,還不進去消費的老頭兒,一準被人給轟遠些去。

沿路上朱肅給老朱買了張燒餅。老人家不愛吃海味山珍,偏偏對這些市井小吃頗為喜愛,胡子上吃的滿是碴子。啃著餅子逛著街,到了一間茶館,有一老文生正在茶館裡頭說書,老朱和朱肅正巧也走的累了,便進了這茶館找茶博士要了杯茶,尋了個角落歇腳聽書。

今日是元日,似《三國》《水滸》這些帶著兵戈血腥氣的故事,卻是不適宜講的,是以而今茶館裡說的乃是《西遊記平話》。雖說吳承恩此時尚未出生,但西遊記孫行者的故事,卻是在宋時就已經流傳了。此時講起這神神怪怪的西遊故事,不止喜慶,也十分的引人入勝,聽得茶館中一眾人等大聲叫好。

老朱也捧場的緊,和這些人一樣在那大呼小叫,朱肅看的失笑,心裡卻也是開心。不多時那老文生說完了書,在眾人的掌聲和挽留聲中離了台子,一眾聽眾一時間還仍是意猶未儘。老朱也和朱肅一同在這茶館裡說著方才聽來的西遊故事,那邊廂卻有幾個儒生忽然站起道:“眾位,今日元日佳節,見此盛事之景,又聽得如此佳書,豈有不詩興大發之理?”

“不如我等便以這盛世之景,與那西遊故事協同賦詩一番,以佐酒興,如何?”

大明如今文華昌盛,一是新學提倡經世致用,鼓勵儒生們遊曆增長見識,以唐宋舊儒為榜樣,亦不像理學那樣忌憚他們狂放不羈。二是朱肅“作”了幾首詩詞,使得詩詞在初建的大明蔚為風尚,倒是也帶起了一陣不小的流行風潮,許多儒生們開了眼界,受了影響之後,倒也如那唐時儒生一般,出現了許多詩才。

似這般興之所至,一群書生便要當場吟詩,實在是再也正常不過。那茶博士對此似已司空見慣,當即暗暗吩咐人拿出了筆墨來,若是這些書生之中出了好詩,便會上前央他們將其寫在茶樓之上。

若是詩詞能傳唱應天,茶樓的生意自然也水漲船高,這實在是一樁十分高明的廣告手段。

那儒生旋即一揮袍袖,在眾目睽睽之下作詩一首。詩自然不算是頂好的,但也說不上差,一眾茶客與他的儒生夥伴們倒也起哄恭維一番,那儒生朝著眾人團團一揖,一副自傲模樣。

隨後又有儒生站起身來吟一首詩,百姓們對這等文華之事大抵是不懂的,隻是既親眼見了,免不了捧場的感歎歡呼一番,這第二名文生便也高興的坐下了。接著是第三人、第四人,遑論好壞,大多數竟是都做了詩。

要將西遊故事和大明之盛串聯起來許有難度,但西遊故事發生時的唐朝,卻和如今大明之強盛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方麵著手,要寫些歌功頌德的詩句自不太難。

老朱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搖頭晃腦品鑒一番,朱肅權當他在臭美,畢竟這些詩裡有許多也都算是在稱頌他的。

“老五,你也算有些詩才,怎的不也作詩一首?”老朱揶揄朱肅道。

朱肅翻了個白眼,正想拒絕,那邊廂,那些儒生竟是聽到了這句話,將目光轉向了朱肅這邊來。一位儒生笑道:“兄台竟也是這詩道中人麼?”

“今日年節大喜,兄台既然也要吟詩一首,以增喜慶,不如將詩文也告知我等,一同鑒賞如何?”

他的同伴們也在一旁,對著朱肅說些喜慶的恭維話兒。隻是私底下,卻是擠眉弄眼的使著些小眼色,似要看朱肅笑話的樣子。

朱肅想了一想,已是明白這些人以衣裝取人,真將自己當做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地主家傻兒子。轉頭看向老朱,隻見老朱似笑非笑,一副我隻靜靜的看笑話的樣子。

朱肅心裡也覺好笑,想了想,乾脆起身尋那茶博士道:“勞駕,將筆墨拿來。”

“莫藏了,先前已見了你吩咐將那筆墨,拿出來放在了櫃台處。”

茶博士本還想推說沒有,被朱肅直言指出,頓時有些進退失據。他看朱肅這裝扮,就不覺得他像是個會寫詩的,許是個對自己沒有多少眼力見的人。讓他在茶樓上亂塗亂畫一番,回頭東家來了,怪罪的還不是他這個給筆墨的?但朱肅既然說了,他也隻好將那筆墨乖乖奉上,隻是在心裡暗呼倒黴。

朱肅也不說話,餘光瞥見眾人都對著他指指點點,一副等他出醜的樣子。心說大過年的帶著老頭子裝一回逼倒也挺好,於是尋了處柱子揮毫潑墨,寫下一首詩來。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今日歡呼孫大聖,隻緣妖霧又重來。”

詩句之大氣,雄闊,在寫了一半時,那些麵上帶著揶揄的儒生們就已經變了臉色。老朱看著這詩句,念了幾遍,不由得拍案叫絕道:“好!好!”

“不愧是咱的兒子,這四句詩,端是好句!”

他自己作詩,一向也是這樣大氣雄渾的風格,是以對這四句詩,那叫一個喜愛之至。

朱肅將筆一拋,那茶博士彎著腰乖乖接了筆去,從剛剛朱肅寫了一半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地主傻兒子是個有墨水的了。這詩,何止配寫在他們茶樓柱上,簡直夠流傳成佳話。一眾茶客和儒生也都看著,隻覺得這詩越讀越有味道。

其中一人看著看著,倒是發現了些許東西。他眯著眼睛看了許久,而後對同伴道:“不對啊。”

“這字……怎麼越看

,越像是周王殿下的筆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