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使團名單(1 / 2)

《我在大明修自行車》全本免費閱讀

“我想和四哥一起去看大船。”

“你想去,還是他想去?”

“當然是我們倆都想去了。”

張居正聽著好笑:“這個不可能,換一個吧。”

靜修裝作為難不肯依,撒嬌了許久,才試探說:“爹爹,我昨日做夢夢到翁翁和奶奶了,也不知他們老人家如今身體如何了?

張居正一愣,算起來他也十多年沒有回過江陵老家了,父親母親的麵孔都生疏了。

“可惜如今為父抽不開身,他們也不能輕易入京。”

明朝的戶籍管的還是比較嚴格的,至少明麵上不允許隨便亂跑的。

當然了,流民也不在少數,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咱們內閣第一人可不這麼愣來啊。

“不如父親上書陛下,自古孝道天性使然,陛下定會同意的。”

眼下,靜修最擔心的就是明年的科舉和奪情事情,尤其是“奪情”,都不是張居正人生的一個大坎兒了,簡直是壕溝。

張居正的父親、她現在的爺爺張文明,如今已經七十好幾了,照理說應該萬曆五年也就是明年、在湖北荊州老家去世。

中國古代一向重視孝道,有“丁憂守製”的說法,但凡父母去世都要回鄉守孝三年、準確說是二十七個月,期滿才能起複為官。

畢竟忠君儘孝,未能儘孝何來忠君,簡單來說就是個倫理道德問題。

想當初,武宗朝的大學士、一代名輔楊廷和,收到父親訃告後即回家守製,誰的話都不聽。

咱們對張太嶽的孝心不懷疑,但他是的的確確不想回去守孝的。

畢竟他現在在朝中乾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改革剛剛進入深水區,要是現在回老家,二十七個月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於是,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奪情這一條路了。

萬曆皇帝這邊沒問題,對自己的老師言聽計從,非常配合工作。

“先生親承先帝付托,輔朕衝幼,社稷奠安,天下太平,莫大之忠,自古罕有。今宜以朕為念,勉抑哀情,以成大孝。朕幸甚,天下幸甚。”

“朕切倚賴,豈可一日離朕?父製當守,君父尤重,準過七七,照舊入閣辦事、侍講讀,待製滿日隨朝。”

至於內閣其他大臣,彆管真心假意,反正人家表麵上是大力擁護的。

張太嶽應該是原本以為、自己在朝中可以一手遮天了,但沒想到“奪情”一事一經傳出,立刻在朝野上下引起軒然大波,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其中有五個反對的最狠的,萬曆和張居正氣急了、直接打了八十廷杖,現場那叫一個慘烈,這五人被稱作“奪情五君子”。

作為內閣首輔、大明帝國的實際掌權人,在萬曆的前十年,“張居正”這個名字本就意味著改革的旋渦和政治風暴的中心。

但這是張居正自己精心選擇之路、自己大力開拓之路,沒什麼可說的。

可“奪情事件”絕對是他首輔生涯的一個轉折點,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考驗之一。

雖然最後張居正和萬曆皇帝以強勢摁下了朝野紛爭,但從此事之後,張太嶽和朝臣的關係更差了、選人做事也更加激進,甚至有一些原本他的支持者、也和他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