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李母為兒子操碎了心(2 / 2)

始建於1937年的長安大戲院雖然經過了改址和重建,但保留了其典雅,古樸的風格。

“孫姨,京都這邊主要是以京劇為主吧?”劉藝菲問道。

孫萍:“是的,雖然北昆在京都和冀省都有一定發展,但京劇是主流,因為它更加包容靈活,很多京劇演員也都是京昆兼演的。”

劉小麗對傳統藝術還是有些了解的,對女兒說道,“茜茜,你孫阿姨教導的昆曲可是被稱為百戲之祖的。”

孫萍笑著搖搖頭,“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大家都在一邊保護,一邊求變。京劇確實是走在前麵的那個。”

候場期間,又簡單的與二人聊了聊昆曲與京劇的區彆。

“茜茜,我雖然沒有接觸過影視行業,但對演繹這塊自認為還是能說一說的。你演技很棒,完全不像剛入行的新人,但如果想更進一步的話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頓了頓,孫萍問道:“你也應該發現了吧?聽易安說你有在練台詞了。”

劉藝菲小雞啄米似得點頭,“是的,易安那家夥的台詞功底和眼神戲比我好太多了。”

孫萍笑了笑,“那你稍後可以好好觀察一下台上藝人的表演。”

一場戲聽完,劉藝菲的小拳頭攥的緊緊的。

說實話,雖然知道是《貴妃醉酒》,但初次接觸京劇的劉藝菲並沒有聽懂。

戲曲是一鍋慢火燉湯,外殼比較堅硬,需要積累很多知識,燉了許久才能聞到醇香。

這與低情景化的現代娛樂截然相反。

幾分鐘,甚至隻用幾個鏡頭,就能讓人感受到整個故事的氣氛和故事脈絡,人物性格。

並且會牢牢讓觀眾的視線聚焦在畫麵中。

正是這樣的特性決定了戲曲如果從零與現代娛樂競爭觀眾先天就存在了劣勢。

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他們等不及慢吞吞的戲曲了。

但《海島冰輪初轉騰》這出戲還是讓劉藝菲受益頗多。

台上藝人用動聽的[四平調],淋漓儘致的表達了深鎖宮中的楊玉環那委婉纏綿、哀怨淒涼、憤懣抑鬱的複雜情緒。

一顰一笑,一唱一和,都能讓人看的到,聽的清。

即便她們的座位並不靠前。

[這就是千錘百煉磨出來的基本功了啊......]

回想起李易安那家夥在MV中的表現,劉藝菲對這種誇張的演繹形式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很可惜,如此精彩的表演觀眾卻不多。

記得那家夥說過一段話:

“時代變了,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戲曲不再承擔人們表達體驗與想象社會的功能了。所以必須思變,不能因為有政策保護就穩坐釣魚台。

那樣真的會餓死人的,底層從業者也會越來越少。

戲曲穩定的市場隻可能來自小眾,我能做的隻是把這個小眾儘量擴大一些而已。”

真是個臭屁的家夥啊。

劉藝菲看向孫萍,“孫姨,我現在學戲曲還來得及嗎?”

孫萍搖搖頭,“用易安的話說不是熱愛就不要學,真的很辛苦,易安那孩子小時候是邊練邊哭的。”

話鋒一轉,“但隻是練唱和練眼是沒問題的,回頭我讓易安給你整理一套訓練方法就行。”

劉藝菲甜甜的笑了起來,“謝謝孫姨。”

孫萍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比她擼狗的動作輕柔多了,“易安那小子昆曲天賦是非常好的,可惜他的心思太雜亂。本來去北大也挺好,但臭小子又臨時改了主意,想去演戲了。”

劉藝菲狐疑。

劉小麗則出聲問道:“這中間發生什麼事了嗎?”

孫萍點點頭,“是我們在家整理老照片時看到了易安他父親曾經的老照片,那是當初易安父親支援西影拍電影時留下的,然後這小子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他說啊,老媽會唱昆曲,他會了。老爸曾經拍過電影,他也想嘗試一下。”

孫萍說的臉不紅心不跳。

老照片是真的,但易安的父親早逝,哪有什麼印象和衝動,全是為了給兔崽子找補!

說的劉小麗又是一番感動。

[真是個好孩子啊......]

劉藝菲卻看到孫姨正衝自己偷偷的眨眼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