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好險沒趕上火車,老太太也是心有餘悸,剛坐穩火車便哐當哐當出發了。
多虧她外孫女有先見之明,把大件行李提前半個月就郵寄開了,今兒出門,三個人隻帶了洗漱用具和吃食,算是輕裝上陣了。
李青桐又拿著介紹信,找列車員表明實際情況,果然車上還有空餘的臥鋪,雖然不是一個包廂,但還在同一個車廂內。
補齊了臥鋪票後,三個人才俱鬆了一口氣。
這年頭出行真的是太難了。
“剛剛隻要再晚那麼一丟丟,咱就趕不上這火車了。”
四姨隨軍的地方在西北邊疆,綠皮火車得四十八個小時才能搖到,幸虧老太太的位置是下鋪。
邱玉玲從包袱裡拿出一包蔥花卷,一個鋁飯盒,還有一個藤編的小匣子,匣子裡是她昨晚上摘下來洗好的黃瓜和西紅柿,包裡還有幾個綠辣子和煮雞蛋,這些配置也算得上豐盛了。
軍用水壺裡的水已經隻剩溫溫熱了。
又拿出兩個搪瓷缸子,給四舅和姥姥各倒了一點,打算按剛剛列車員指示的地方去接點熱水,回來給姥姥衝油茶。
“你坐著,四舅去。”
李青桐不由分說的拿過水壺,出去打水了。
“老人家孫子孫女都很孝順啊。”
邱玉玲懷疑對麵的人耳朵漏風,她那聲四舅擲地有聲,就這麼被忽略不計了?明明是祖孫三代人來的。
“去打水的是我的小兒子,這是我的外孫女。”
姥姥倒沒計較那麼多,笑著解釋了兩句。
“您這外孫女很是伶俐啊,就這一會兒全是章法。”
“沒辦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姥姥依然樂嗬著。
“呀,真沒看出來呢,您家小姑娘長得白白淨淨的,穿著也素雅妥帖,實在沒看出來是要早當家的孩子。”
姥姥也但笑不語。
對麵的人似乎也失了說話的興趣。
邱玉玲總算鬆了口氣,她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