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到地方了(1 / 2)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全本免費閱讀

火車上的新奇,隨著空間的狹小和逼仄,漸漸地讓旅人多了份疲勞。

晚飯是邱玉玲和李青桐去餐車打的麵條,白白的麵條上,點綴了幾粒芫荽,不是一下出來就吃的,還有幾分粘稠。

邱玉玲熟練的翻出有一個小瓦罐,揭開蓋子,在三人的麵條上分彆蓋了兩大勺香菇兔肉丁,一份不起眼的麵瞬間激的香氣四溢。

對麵的姑娘好像是點亮了跟風技能,又或者是看出來邱玉玲是個吃貨裡的行家,也是和他們一起去打的麵條。

這會兒正厚著臉皮有償乞討。

“玉玲妹妹,一毛錢給姐姐挖一勺你那個醬,怎麼樣?”

財大氣粗。

能怎麼樣,當然是給挖唄,就是她不掏錢,玉玲姥姥都打算給呢,邱玉玲自己不差錢,但是也不是散財童子,給了當然要收。

按如今一毛的購買力顯然是給高了,但全國人民都紮緊褲腰帶過了三年,有些時候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吃的的,況且能坐進臥鋪車廂的,大多也有這個實力。

上鋪的女人找了列車員調解,已經換到彆的包廂去了,他們這個包廂又換回來一個小夥子。

這會兒也有樣學樣的拿著一毛錢換肉醬。

邱玉玲:不是物價很低麼,這群人起價就是一毛,她都舍不得不掙了。

不過她一視同仁,也像那個姑娘一般,給挖了兩勺。

彆撕吧了,快吃吧,一會兒麵上的熱氣兒沒了,該糊一嘴油了。

吃飯、洗漱、上廁所,一擊三連後又張羅睡覺了。

其實她和姥姥中間一直有人上上下下、進來出去的,也沒補多少覺,這會兒熬到天黑,兩人抵足而眠,睡著的還是蠻快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