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玲挑挑眉梢,不過野生植被回收的價值確實高,她再一次告誡自己,財帛動人心,自己已經不愁吃穿了,一定要守住底線!
一路上有用的沒用的她采摘了不少,用到的偷渡進了空間,沒用的用濕著的草杆子捆住,打算背回家,晚上也能添個菜。
當然,她都撿的無主的!
“玉玲回來啦,怎麼背了這麼多草?咱這兒彆說牲口了,我連雞都沒養兩隻。”
李青菊看著大捆草,有些心疼外甥女。
瞧她這兩天忙忙亂亂的,沒來得及給玉玲說她沒養雞的事了。重點這頭家屬區是原先的聯排營房騰出來的,沒院子,地方逼仄又集中,不是很方便養雞鴨什麼的。
“沒事,小姨,都是好東西,能吃的。”
那兩年餓急了確實啥都吃,可是現在不是不用了麼,怕是娃在老家拮據慣了,到了這裡也習慣性的看雜草能不能填肚子。
“青菊,你彆管了,玉玲有數著呢。”老太太把針在頭皮劃了一下,抬眼替外孫女解圍,小人兒本事多著呢。
邱玉玲薅回來的是野艾蒿,這個有清熱解毒、止血平喘、安胎的作用。
“姥,您也歇著,今天我來弄。”
邱玉玲把嫩芽、嫩枝頭摘出來,水開焯水五分鐘,撈起晾涼後攥乾水分,加了糯米粉和包穀麵揉成團,做劑子。
有從籃子裡挑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西紅柿,熱水燙過扒了皮,切小塊,攪了一顆雞蛋,做了一個蛋花湯,還有早晨剩的饢餅,拚拚湊湊的晚飯就齊活嘍。
“姥這邊太陽下工都好晚哦,感覺一天怎麼過都過不完。”
老太太和李青菊都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