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放的是糧食、肉、菜,還有那天邱大河買回來的糖們,兩人沒打擾其他人,悄咪的就出發了。
黃朵兒心裡特彆特彆的滿意。
婆婆讓他們多住兩日,趕年三十前回去就成。
因為年一過,小叔子就要回邊防部隊了,且這前後日子隔得短,她娘家路又遠,就不年前一趟,年後一趟的光折騰路上了。
“是大姐,大姐夫,爹,娘,快來看,我大姐回來啦。”黃小蕊一出聲,黃小偉就跟著湊過來,一看果然是的。
“大姐,大姐,我在這兒...”兄妹倆朝著大姐的方向奔過去。
一個翻身就上了架子車,“姐夫,給我們帶啥好吃的了?”
“先吃顆糖,有肉包子和菜包子,進屋上鍋溜一下再吃。”和他家玉玲差不多大,邱大山很有耐心。
黃母牽著倆小的,在地窩子門口焦急地等著。
他們不是地道的牧民,住不慣氈房,走哪兒都習慣打個地窩子,牛糞羊糞能燒,柴火也照使。
他們不光吃天然草場,還自己開荒壓苜蓿,不像牧民遷來移去的。
“女婿來啦,快進屋子來。”雖是地窩子,但盤踞久了,已經挖的足夠大了,頂上還架高了半米,有梁有窗戶的。
邱大山今兒才算自己人,有閒心慢慢看。
他老丈人家的地窩子,就如同一個下沉式的庭院,有台階下,還有個斜坡能讓牲口下,左邊一溜兒是住人的,右邊一溜兒全是牲口棚。
難怪周圍插滿了梭梭樹和楊樹枝,就是為了提醒不小心過來的人當心,彆橫衝直撞直接掉進坑裡了。
為了挖這許多的牲口棚,舀出去的土又在外頭圈起了矮矮的牆,白日裡的時候,牲口不回圈裡,就在圍牆裡頭活動。
大女兒女婿回來了,張尋芳先沏了奶茶,又端上了乾糧和囊,邊招待他們墊吧一下,邊問閨女,生產隊那邊咋樣?
“挺好的,人多,熱鬨,不過也破煩很,那些娘們說話拐彎抹角的,聽的人腦仁疼。”黃朵兒吹了吹奶皮子,須溜了一口,滿是喟歎,“就想這口。”
“你才離了家幾天啊,就惦記上了!等開春有奶羊了,你過來牽一頭回去,就能煮羊奶子喝了。”
“能成,回去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