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全本免費閱讀
不過老師到底也沒要一個孩子的補給,邱玉玲也收起了心思,有什麼吃什麼,從不點菜,隻吃標準內的份例。
第二日結果出來了,邱玉玲和趙孝堂都躋身決賽。
“好樣的,你們倆要繼續保持好心態,意識上是為校爭光、為縣爭光,心理上更要想這是一次人生裡,自我的突破。
學習的時候要給自己壓力,真正上賽場的時候反倒要放下擔子,輕裝上陣,明白嗎?”
“明白!”兩個人回答的異口同聲。
說實話,現在沒有網絡以及新聞,哪怕邱玉玲都並沒有太大把握,更彆提土著趙孝堂了,他們更擅長把未知的對手因摸不清底細而高估。
早晨公布了複試名單,下午三個人哪裡都沒去,在招待所安安靜靜的休息了一天,力保第二日有最好的精神狀態。
這個時候的祖國建設,各個環節都缺技術型、學術型,以及那些有真本事的人才,所以題目出的既偏又深奧,邱玉玲放開十二分本事,也對成績沒有太多把握。
趙孝堂就更頹喪了。
“沒事,能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了不起了,同來參賽的二百多名學生,初試已經淘汰了一大半,能走到這兒的,都值得為自己自豪。”
接下來的成績他們不用守在這兒等了,因著是第二日淩晨五點的班車,她們今天便有一下午的自由時間。
老師不放心兩名學生自由活動,尤其邱玉玲,實際也才是個正常小學生大小,所以吳子榮堅持他們隻能集體活動。
三個人的師生組合,想來想去也就最適合圖書館這種地方了。
蘭市的圖書館是邱玉玲目前見過最大的了。自打進了圖書館之後,三個人便各自走到感興趣的區域。邱玉玲發現了很多有意義書,有專攻農業的、醫學的、數學的、文史、理工等等。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票證年代,隻有新華書店這樣的地方,不用票也能花出去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