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她飯做了一半,就得撒手管娃,邱父他們下工回來,飯不是焦了、糊了,坨了、就是還夾生、沒熟。
一次兩次也沒人說啥,次數多了,就顯得她擱家連這點兒活都乾不好,跟個廢物似的。
公公還好,婆婆的臉色是一天比天不好看。
“大山,你給娘說說看,能不能把咱姥請來,我出去上工,掙不了滿工分了,能掙幾個是幾個。
掙的給咱姥,我中午和下午都早下工一會兒,回來給娃喂頓奶,既能把飯煮了,還能把牲口喂上。”
邱大山就找李青梅說去了,李青梅也是過來人,當然知道管小的不出活的道理,見兩口子還算心裡有成算,也就答應去請了試試。
和邱老太一個大隊住著,誰都沒提過找奶奶幫襯一把的話。
可玉玲姥姥還搶手的不行,李青菊也在信上言辭懇切請求支援,說她婆婆有一大家子要顧呢,也是騰不開手管她。
再這樣,她的工作也快做不成了,老大才一歲,肚子還揣著老二,她男人還經常出任務不在。
這會兒還不是最難的,她實在是操心自己生完老二,連個月子都沒人幫襯。
在大女兒和小女兒同時發出的求助信號中,老太太兩難。
李青梅是不知道自己四妹的婆家那麼指望不上,這會兒知道了,哪裡還能搶老太太呢,急忙說她這頭不是那麼當緊。
老太太這才鬆了口氣,順便打包帶上小兒子,包袱款款又坐火車去嘍。
老太太可愛出遠門了,既不暈車,也不暈人,啥熱鬨她都能受得。
邱玉玲收到家裡接到物資的回信後才知道這一切,之後轉而把老太太的那份兒,也一並寄到了邊疆四姨那兒。
衝著老太太要辦她四舅舅的大事,又兌換了一塊梅花牌手表,裹在包裹裡,寄過去讓當拜師禮。
宿舍的姑娘們,一開始還以為邱玉玲是城裡來的姑娘,家庭條件應該十分寬裕才是。
處的久了才發現,她怕是把求學三年的物資,一口氣全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