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我來取下我的信。”收發室的老師正準備小憩,聽到又有學生取東西,強忍著不耐,讓她自己找。
邱玉玲隔著小窗戶,翻找出自己那份兒後,還順帶拿來白巧蘭的。
到宿舍,靜悄悄的,白巧蘭也不知睡沒睡著,反正臉上蓋著枕巾,動也不動的。
她把信放在白巧蘭枕頭邊上,脫了鞋,輕手輕腳上了自己的鋪位。
“回來啦,給你枕頭邊擱了一把酸杏。”李飛丹沒睡,趴在自己的鋪位看名著呢。
邱玉玲小聲回了句謝謝,摸了一顆,掏出手帕擦了擦上頭的細絨毛,塞了一顆,“嘶~真酸!”還是那個味兒。
李飛丹聞言促狹一笑,大家都在休息,也都沒再多說什麼話。
她展開信,一目十行先大致看了一遍,信是老家寄來的。
給她說了些家中的瑣碎,還提到賣了豬,今年的雞屁股不爭氣,零零總總,一看就是邱母複述,她大哥原樣就寫了出來。
直到看到後頭,寫了她四舅跟著她表姨父已經開始出車了,雖然還摸不上方向盤,但人家願意把他帶在身邊雲雲。
邱玉玲反應了老半天這個表姨父,才想起來說的應該是李青蓮的男人。
這裡頭有實在親戚的成分,肯定也少不了那塊表的功勞。
邱玉玲鋪開信紙,給家裡回信。
先是問候了一圈親人,隻要那個家裡會喘氣兒的,她都問到了。
接著表達了她對父母親人的思念,情感抒發了洋洋灑灑兩大頁後,她才描述了自己的校園生活,挨個鋪位進行了人員介紹。
每天上學的路線,以及打飯的流程,全都在列,力爭讓他們光讀信都能對她的生活了如指掌。
待到這個篇章過去了,她又轉而問及大哥的農機站的機修手預備役還有沒有下文?
就是暫時公社沒有配備到農機,也請務必不要丟開手,一定要虛心向學,和老師傅們多多聯絡感情,機會不會輕易辜負一個有準備的人......
最後提出想知道四舅舅的通信方式,想和他溝通聯係,看看哪天他們運輸車路過蘭市,有沒有機會讓他們親人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