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嫂子在家的時候,仨個大孩子就經常坐在八仙桌前寫作業,氛圍更好。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即便小嫂子離家去上大學,兄妹倆仍沒有各回各屋的打算。
江果果為了不在大哥麵前招人嫌,一開始倒是掙紮猶豫過,但觀察一番,意識到大哥也不是不講理的。她好好地寫著作業,大哥難道會上前一頓臭罵?不至於這麼陰晴不定!
而江奇則沒有生起過這樣的念頭,主要是因為妹妹在邊上,可以輔導他的功課。也不知道妹妹的腦袋瓜子怎麼這麼靈,一個初中生而已,居然能看得懂高中生的題目。好幾回在妹妹顯擺時,江奇總要說,肯定是因為她以前和小嫂子住一屋,睡覺的時候,被京大大學生聰明的頭腦所“傳染。每到這一刻,江果果就會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
江奇有點火大,不過也沒辦法。
國營飯店不招人了,而他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彆的出路,隻能毫無方向地繼續念書。
好在他這幾年在小嫂子的督促下,稍稍追上學習進度,不算毫無基礎可言,班主任還鼓勵他,如果能抓緊時間拚一拚,說不定還真可以考上大學。
“果果,這道題是什麼意思?
江果果嘚瑟歸嘚瑟,在給三哥解題的時候,還是很真心的。
她握著筆,伸長了脖子看他的題,引導解題過程。
“最後答案是什麼?
“自己算!
“那你再說一次。
畢竟是自己的親三哥,江果果也希望他能考上大學。
她耐心地重複一遍解題過程,一抬眼,發現大哥坐在沙發上笑。
江果果放下筆,立馬跑到他邊上:“是我小嫂子的信嗎?
“寄給我的。江珩很警惕。
“這麼厚一遝呢!江果果說,“裡麵肯定也有寫給我的!
小姑娘纏著哥哥,好不容易才爭取到機會,翻了翻這一遝信紙。
終於,她瞄到一張信紙上細心地標注了自己的名字,驚喜道:“我就說吧!
話音落下,她又揪出另一張信紙:“連三哥都有。
江家老三和老四捧著他們自己的信,坐在桌前看。
江珩重新數了數剩下的信
紙。
剩下五張。
隻剩下五張了!
江奇看完信,進屋拿了嶄新的信紙,要給小嫂子回信。
他埋頭寫:“告訴小嫂子,我們很快就能搬到京市了!”
“先保密!”江果果激動道,“大哥還沒辦完交接呢,到時候咱們還得整理這麼多行李,也不知道要多久才到京市,彆這麼快告訴小嫂子!”
江奇劃掉已經寫了一行的字,繼續道:“那就告訴她,大哥升團長了。”
“這個也不能說。”江果果再次激動道,“等我們到了京市,一口氣給小嫂子一個大驚喜!”
江奇隻能又劃掉這行字。
江珩告訴他:“換一張新的信紙。”
這回江奇長了記性,在提筆之前深思熟慮。
“你就告訴小嫂子,你會好好學習。”江果果說。
“我都多大的人了,寫信還要你來教?”江奇把筆往桌上一放,“算了,你們自己給小嫂子回吧。”
江果果和她大哥難得默契,異口同聲:“好。”
江奇:?-
崔妙妙那天回宿舍之後照了鏡子,發現自己的牙齒上還真沒有夾著青菜。
她如釋重負,剛一笑出聲,又後知後覺地醒悟過來,原來寧蕎在耍她!她氣得去找寧蕎對峙,可寧蕎的表情很無辜。
崔妙妙再回想寧蕎說的話,隻是問她中午有沒有吃青菜,聽起來也的確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閒聊而已。
可問題是,她和寧蕎的關係,到了能閒聊的程度嗎?崔妙妙吃了個啞巴虧,憋屈透了,隻等著周日帶寧蕎回家,讓她這個土包子開開眼界,見見世麵。
終於等到周日,崔妙妙自己已經回去了,給寧蕎和周難妹留下一張字條,上麵寫了自家的地址。
“梅舒,你真的不去嗎?”臨出門前,周難妹問道。
“不去。”梅舒整理書本,“我要去圖書館。”
周難妹和寧蕎拿著地址出門,在宿舍走廊碰見馬紅棗。
馬紅棗自告奮勇:“你們倆不是本地人,人生地不熟的,我來帶路吧。”
幾個人都沒有自行車,到崔妙妙家有一段距離,得搭公交車。
馬紅棗帶著她們穿了兩條小巷,告訴她倆繞過這巷子,就能坐公交車了。
周難妹手中還握著崔妙妙留下的地址。
馬紅棗說道:“收起來吧,我還能給你帶迷路了?崔妙妙家的地理位置特彆好,就在甜井街上,說是現在可以私人買賣房產了,崔妙妙家的房子
特彆貴,在京市是數一數二的貴!”
馬紅棗炫耀起崔妙妙家的房子,就像這房子是她自己的。
身為本地人的優越感,使得她科普得有滋有味:“京市人都知道,甜井街的房子不便宜,得要這個數。”
她用手指,神秘兮兮地比劃著。
周難妹一臉震驚。
馬紅棗對這反應很滿意,又說道:“但是我們京市還有更貴的房子,像是古樓這邊,兩套房子就要這個數。”
“一千元?”周難妹說,“那沒比甜井街的房子貴啊!”
“是一萬元。”寧蕎說。
原劇情中的後世,房價遠超如今的幾千上萬元,那對她而言幾乎是天文數字,讓她很難相信。
如果房子真需要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一個億才能買得起,那得準備多少大團結?恐怕是十個行李箱都不夠裝。
馬紅棗抬眼:“你怎麼知道?沒錯,就是一萬元!那可是萬元戶才買得起的房子!”
但其實這番話,也就是家裡長輩隨口一說,現如今誰家沒房子住?不會有人花好幾千塊錢買一間四合院,根本就不住。
不過,馬紅棗還是說了,不為彆的,隻是想唬一唬寧蕎和周難妹,讓她們大吃一驚而已。
周難妹聽得咋舌,轉而問寧蕎:“對了,蕎蕎,你們家在哪裡?”
“她不是西城的?”馬紅棗說,“隨軍在西城,老家在安城,我聽妙妙說過。”
“不是,寧蕎和她愛人在京市也有房子,她上回還去了呢。”周難妹說完,又問了一次,“寧蕎,你們家在哪裡?下次回家的時候,能不能把你在新華書店買的再版外國名著借我看看?”
“就在這邊。”寧蕎說,“你想看哪本?”
就在不久前,京市新華書店上架了一批國外再版書籍。
寧蕎記得原劇情中提過一筆,留了心,因此在新華書店門口排起長龍之前,已經搶到五本。
新華書店離爺爺給的房子比較近,那天也沒課,她便把書帶到家裡,看到傍晚才回學校。
“我不好意思問你借。”周難妹說,“好多人都買不到。”
寧蕎打趣道:“這有什麼,書籍本來就是可以互相借閱的,多一個人看,它還更能實現自身價值呢。”
周難妹眼睛一亮:“那就說好了,借我兩本,我一定好好愛惜,看完就還你!”
馬紅棗打斷她們的話:“等等,寧蕎剛才說,你家就在這裡?”
“怎麼了?”寧蕎問。
“這裡
就是古樓。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