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老者又是咳嗽了兩聲,大家都知道這是這個老者每次開口念詩的習慣。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儘,穀寒雲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鬆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靜,
一點聲音的沒有的靜,
就如同時間靜止的靜。
眾多人聽完這首詩都不由打了個冷顫,渾上下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聽完李格的詩,眾人都覺得到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許久...
“千古絕詩啊!”念詩的老者站在高台上感歎道,
“怎麼樣?這下知道你李格哥哥的厲害了吧!”李格對房奉珠呲牙咧嘴的笑道。
剛剛房奉珠也被這首詩帶到了一個寒冷的冬天。仿佛就像在陽光、雪峰、嫩竹、白雲和大自然裡,也隻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才能感覺到這種感覺。
不過她覺得詩裡麵的最後一句應該是李格寫給自己的。
“這....這是何人所作!”
“是啊,簡直就是千古絕句!”
“尤其是這句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真的讓我感到了在深山的那種雪山。”
此時眾多書生在議論紛紛,都是誇這首詩的好,沒有一個人說這首詩有什麼不好,開玩笑詩仙李白的詩,誰敢說不好,
不過此時的李白還沒做出這首詩,所以,李格就先拿過來拿一下。
“此詩一出可以說是今最佳之詩了,”高台上傳出一道女聲,聲如銀鈴,中帶著幾分妖,柔中夾著幾分媚,乍一聽似那黃鶯出穀。
李格好奇,怎麼還有女子在高台上呢。
“嗯,以老夫多年的經驗來看,此詩的確可以說是全場最佳了。”這是高台上的另一個老者開口,現在高台上已經有三人評委對李格這種詩表示極好。
“不過遺憾的是,這首詩似乎少了什麼。”那念詩的老者總是覺得好像有什麼被他遺漏的,
這話被其他兩個評委聽到也十分好奇,他們聽詩好像被沒有發現少了什麼啊!
突然“是詩名,詩少了詩名!”一道聲如銀鈴般的聲音響起,兩個老者一聽,這才頓悟過來,是啊,就是少了詩名。
這時,下麵的人也發現了這首詩沒有詩名,
“請問大人,這首詩的詩名是什麼?”一個麵帶狗麵具的書生問道。
這?.....這下好了,老者一時語塞,他也不知道詩名是什麼啊。
“這作詩之人肯定還在下麵,不如我們請他上來告訴我們,也正好於他認識一番。”帶著狐狸麵具的女評委說道。
“狐狸所說極是,就這樣決定吧!”另一個老評委也附和道。
“這詩未寫詩名!”老者對台下眾多書生道。
什麼?
詩沒有詩名?
這是為何?
下麵書生又是一頓議論,可見他們對這首詩的喜,那麼好的詩怎麼能少了詩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