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第 136 章 去鹹陽啦(2 / 2)

嬴政漫不經心的想,等到吵得差不多了他再出來同意李斯的建言獻策。

大臣還是要吵起來君王才能有方法製衡他們啊,若是朝堂上和和睦睦,沒有分歧,那君王才真的要睡不安穩了。

隻是臨近年關,被他扔到邊關曆練的幾個成年子女也都回了鹹陽,扶蘇和高等數個子女都是學的儒家,在知道了法家提議焚書之後各個義憤填膺,都來找自己上諫。

嬴政揉了揉額角,有些惱怒,扶蘇那個逆子還竟敢大膽頂撞他的君父,和自己吵了一架。

年夜飯也吃的十分不愉快,扶蘇為首的多個子女看著自己最親信的數位大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若不是自己壓著,恐怕大年夜都能吵起來。

嬴政歎息一聲,想著昨夜頗為不愉快的年夜飯,從桌上的書冊中抽出了一頁信紙。

正是趙不息寫給他的回信。

嬴政看到小女兒願意來鹹陽陪自己,心頭的鬱悶略微散去了一些。

同樣是他的兒女,有的公子公主自小在自己膝下長大,得到自己無數關愛和賞賜,卻敢在年夜飯上冷臉給自己鬨不愉快,有的公主卻要飄零在外,一個人孤獨的度過大年夜,沒有親人陪伴。

也不知道大年夜的不息獨自一人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會不會哭著想念父親。

嬴政遙遙抬起頭,看

著東方。

東方的天色微亮。又是一年了啊。

這個年過不安穩的人不隻有嬴政一人,儒家法家的爭鬥也不僅限於朝堂之上。

始皇帝的身體雖還康健,可畢竟也是四十三歲的人了,在這個平均壽命三十歲的時候,已經算是年紀不小了,再加上始皇帝的父親大父都頗為短命,朝堂上風平浪靜的表麵之下已經有了一些不平靜的征兆。

這次焚書的建言獻策,看似是法家主動出手打擊儒家,可實則,卻也是法家的無奈之舉。

法家的重心一直都在君王身上,他們揣測著嬴政的心思製定秦律,為嬴政出謀劃策,也由此得到了嬴政的器重,隨著嬴政一統天下而法家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很快就代替墨家成為了當今世上唯一能和儒家叫板的顯學。

法家眾人也對此十分得意,認為在他們這一代的努力下法家必定能壓得儒家翻不了身。

直到近幾年,始皇帝年紀大了,為首的幾位公子也已經長大成人踏入朝堂,法家大臣這才驚覺,這些年紀大一些的公子竟然學的都是儒家!他們法家隻看到了如今的君王卻沒有關注下一任君王。

頓時法家大臣們就開始著急了起來,匆匆尋找諸位公子之中有天資能競爭下一任帝位的人,可論起教書育人,十個法家加起來也不是儒家的對手,年紀稍微大一些的公子,甚至天資比較出眾的公主,早就都已經學了儒家。

法家四顧一看,竟然沒有可以挑選的公子公主了,無奈之下隻能挑了當時還最受嬴政寵愛的公子胡亥教導。萬一他們陛下也和趙武靈王一樣年紀大了之後心疼小兒子,把帝位傳給最受寵的小兒子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