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全本免費閱讀
餘苗和餘涼的母親死得早,家裡就剩下餘老二帶著兩個女兒。
談及餘老二,餘苗的感情十分複雜。作為父親,他在喪偶之後沒有續弦,而是選擇把兩個女兒養大。然而他所能做到的“養大”,僅僅就意味著活著。
餘老二嗜酒成性,酒後會對餘苗和餘涼破口大罵,但又沒有動過手。餘老二在村子裡頗有些地位,生活條件也稍比其他村民好些,於是他同意讓兩個女兒去上學。
但上學的代價是家中的一應事務都要交給兩個女兒做。春天播種要請假播種,秋天收獲要請假割地,家裡的豬狗牛羊病了要請假去鄉裡看病,父親喝醉酒不省人事要請假在家照顧······
上學起初很美好,哪怕要過一條大河,哪怕要走很遠的路。但漸漸的餘苗跟不上學校的進度了,老師找她談了一次又一次,同學裡有幫助她幫她補習的,有冷眼嘲笑的。
餘苗雙手局促地搓動著,似乎是在措辭,又似乎是在平複自己的情緒。
“妹妹學得更好,比我更靈······我想出去打工,賺了錢能讓她多讀幾年,”餘苗像犯了錯誤一樣聲音越來越弱,到了最後幾不可聞,“我又學不會。”
許令儀輕撫著餘苗的頭發,沒有急於表達。見識的局限性必然導致認知的局限,這從來都不該是弱勢者的錯,他們隻是信息壁壘裡被困住的青蛙。
“所以你用手機聯係上了一個網友?”
“對,他說可以帶我去大城市打工。據說每個月可以賺四五千塊錢,”餘苗愈發羞赧,她眼角閃著淚花,輕聲說道,“我錯了。我也不知道他是騙子,還差點害了你。”
許令儀用並不刻意的語言安撫著餘苗激動的情緒,又循循善誘地問了幾個問題。這是她作為一名一線記者必須要有的素養。
在餘苗的描述中許令儀了解到素水村和澇河村百年前因為爭奪水源的由頭雙方大戰了幾場,死傷慘重,因此立下了“禁止往來,互不嫁娶”的誓約。建國後行政區劃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人文因素,將兩個相鄰的村子劃分給了不同的縣。也正是因為如此,餘苗不認識隔壁村的村民,陰差陽錯成了本次鬨陰婚的獵物。
餘苗淚眼婆娑,抬頭問許令儀:“姐姐,城裡真的像電視裡那麼繁華嗎?城裡的東西很貴吧,我如果去城裡,能活下來嗎?”
許令儀反問:“那你這次逃去城裡,原本打算怎麼讓自己活下來呢?”
餘苗被問住了,騙子隻告訴他能賺錢,卻並沒有告訴他是做什麼。她突然覺得自己很丟臉,像一隻無頭的蒼蠅漫無目的的亂飛,她囁嚅著,“我可以······乾重活,我還能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