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一號上,約翰斜靠在沙發上,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心裡陷入了沉思。
他在想是不是應該成立一個慈善組織,用來救助那些在自然災害中受災,或者長期由於戰爭、瘟疫等因素導致流離失所的人。
約翰有這個想法其實並不奇怪,這一次他來華夏,在金陵醫院中看見那麼多災民,心裡說不受一點衝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加上他在美國生活多年,早就潛移默化受到一些捐贈文化的影響,所以他想要做一些慈善事業也是很正常的。
在美國捐贈是一種文化,非常普遍。它是美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美國的許多公眾性設施都是捐贈而來的,比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大都會博物館、紐約中央公園,甚至聯合國大廈用的那塊地皮都是捐的。
而美國人為什麼樂善好施,這裡麵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原因。
一是無私的因素,二是自私的動機,三是宗教的主導。所以它是興趣、利益和信仰相互促進產生的結果。
“戴妮!我想做些慈善事業,比如成立一個慈善基金,組建一支公益團體。
然後去幫助那樣在自然災害、戰爭、瘟疫中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的人。還有那些孤兒、殘疾人和艾滋病患者。或者救濟貧窮國家中的那些處在饑荒中的人。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
約翰從沉思中清醒後,隨即將自己的想法向戴妮說了出來,他想征求一下戴妮的意見。
而一旁的戴妮聽到約翰要做慈善並不驚訝,因為在美國做慈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且摩根家族的每一代族長都做過慈善事業,約翰並不是第一個。jp就捐錢修建過大都會博物館,而且還一下子捐了上千件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斐爾的《科隆納聖壇裝飾畫》。而其餘的族長也都捐過圖書館、博物館、大學教學樓、公園還有各種各樣的慈善基金…。
所以戴妮覺得約翰要做慈善,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不做,那她才會驚訝。“哦!boss,你有這個想法很好!你想用多少錢來成立這個慈善基金?”
聽到戴妮的詢問,約翰仔細想了想。“最少1億。”
約翰成立的這個慈善基金,怎麼說也不能低於1億元美元,不然被其它豪門知道了,那他絕對成為這些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堂堂世界第二大財團的繼承人,坐擁上萬億美元,創建個慈善基金居然連1億美元都舍不得出。”約翰相信到時候這樣的言論肯定有人說,而且絕對不會是少數。
因為這樣的事他看過太多了,不是一個二個的個例。每當哪裡有自然災害發生後,或者需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時,很多好事者關心的不是災民,而是熬夜上網八卦各名人的捐款數額,一但發現某個明星、大佬、富豪捐的錢稍微少了點,那就拉幫結夥的在網上罵人家家破人亡,甚至恨不得直接衝進那家人去打砸搶燒。
所以約翰不想布這樣的後塵,他雖然不怕,但是老聽見有人議論,心裡麵總歸是不舒服的。
而一旁的戴妮聽到約翰的報出的數額後,隨機勸說道:“boss!我不得不遺憾的提醒你,咱們現在可沒這麼多錢,而且你還和jy先生有賭約在身。如果你現在從金克斯·大衛那邊拿走這麼多錢,去成立一個慈善基金,那咱們有很可能會輸掉與jy先生的賭約,到時候你就得回財團上班,所以我建議還是四年以後在成立這個慈善基金吧!”戴妮給出了合理的建議,至於約翰怎麼做,那就不是她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