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凱爾作為影評界大佬,當然不會將丹·泰勒的消失當成結局,隻會當成布局。影片給了丹·泰勒一種病態的信仰,所以結局應該是丹·泰勒中尉從這種信仰中走出來,而不是這樣草率的消失。
至於現在的消失,隻是故事到了一個小高潮,導演必須壓一壓,沉沉底底,然後等到合適的時候再一下子放開。
寶林·凱爾猜的不錯,阿甘在去華盛頓領國會勳章時碰到了丹·泰勒,當然在這之前影片運用了交叉蒙太奇讓阿甘和珍妮又小小的重聚了一次。
阿甘和珍妮就像兩條平行線,各自過著自己的人生,但是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卻又讓他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相遇又匆匆離彆。
這樣的愛情談不上山崩地裂、海枯石爛,就是一份簡單的愛情,簡單到一個男人喜歡上一個女人而已。
但正是因為這份簡單,才會讓人覺得平凡,就像發生在你我身上,或者發生在周圍一樣,讓人有種共鳴。畢竟灰姑娘撿到了水晶鞋,青蛙變成了王子,這種愛情太高端,不屬於平凡人。
小小的一次重聚後,影片來到了第五階段,進行了一次小總結,阿甘退伍歸來,買了一條捕蝦船,算是完成了好友布巴的心願,丹·泰勒也兌現了承諾,成為了阿甘的大副。兩人就這樣揚帆起航,開始了一段新的曆程。
“福雷斯特……。”
“我一直還沒謝謝你救我一命。”
經曆了一切後,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丹·泰勒坐在輪椅上看著阿甘終於說出了遲到的感謝。
“他與自己和解了!”
阿米莉亞·羅伊眼裡泛起了淚花。
其實不止她哭了,很多人在看見丹·泰勒與自己和解後,都情不自禁哭了,心若是充滿陽光,哪裡都是光明,心若一片漆黑,哪裡都是深淵。丹·泰勒最後終於放下了“信仰”,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在他跳入海中,自由自在的遊弋時,大家看到了一個新的丹·泰勒。
電影最後給了他一個完美的收尾,同時也是對所有觀眾的一個交代。
但這世上有生就有死,這是生命的行程表,沒有辦法改變。
人生有時候就像乘坐一輛巴士去旅行,沒有人可以陪自己坐通站,有些人半路上車,而有些人半路下車。
阿甘的母親就是要下車的人,她到了站,到了不得不和阿甘說再見的時候。
“我快死了,福雷斯特。”
阿甘的母親說出這句話時麵帶微笑,絲毫看不出對死亡的恐懼。
“為什麼?”阿甘坐在床邊不解的問道。
“因為我的時候到了。”
“不要害怕,寶貝!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命中注定的歸宿。”
“我會想念你的,福雷斯特。”
在輕柔的音樂聲中,阿甘的母親與阿甘做了最後的告彆,走向她命中注定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