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田也頭疼,按照郭朝這麼說這個賊還真不好抓,關鍵是丟的東西太小郭朝還沒有證據,總不可能因為塊桃酥就讓大家把行李都打開挨個搜查吧。
郭朝歎口氣:“算了算了,沒準真是我記錯了,回去以後我就把東西都放到皮箱裡鎖起來,這樣總不會再丟了吧?”
“走吧,去陪你取棉襖去。”郭朝安慰自己。
可是這麼把這口氣咽下去也太憋屈了了,梁田田想了想東西肯定是找不回來了,但是想要抓到這個偷吃賊也不是沒辦法。
梁田田湊近郭朝:“想不想找到這個偷吃賊?”
郭朝點著小腦袋,越聽眼睛越亮…
商量好了解決辦法,兩個人手拉手的去趙嫂子家取棉襖,趙嫂子手藝很好,知道小姑娘愛漂亮,在腰線那做了收腰處理,越發顯得梁田田腰細腿長了,門襟那還用了盤扣,精致的不像七十年代的東西。
看著兩個小姑娘驚喜的瞪大了眼睛,趙嫂子笑的羞澀,表示哪裡不滿意可以說,她想辦法再改。
梁田田哪裡還有不滿意,簡直太滿意了,想起空間裡還有不知道在哪裡個小鎮的的農貿市場收來的複古碎花布料,想著找機會拿出來再讓趙嫂子給做一身。
梁田田痛快的付了尾款,順便又給抓了一小把大白兔打好關係留著下一次合作。
趙嫂子推拒幾次,實在推拒不過這才收下,不過梁田田給的布多,雖然當時說好了剩下的布料給趙嫂子,但趙嫂子想著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就又給梁田田做了一雙棉手套,除了大拇指單獨在外,剩下的四個手指頭都被固定在一個空間裡,胖胖的像機器貓的手掌一樣,中間用一根繩子連接兩個手套。
郭朝和趙嫂子正在說話,梁田田很佩服郭朝的性子,走到哪都能快速的融入,跟誰都聊得來,趙嫂子被她哄的笑個不停,還給她抓了把曬乾的地瓜乾讓她們打發時間,熱情的像是把郭朝當成了自家小妹,叮囑她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就過來找她。
梁田田心頭一動,知道自己是沾了郭朝的光,想起自己隨意丟在地上的麻袋,雖然裡麵沒有什麼重要東西,現在也沒有人動,但誰知道這個偷吃賊會不會被養大了膽子,所以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梁田田聽見趙嫂子這麼說也沒客氣,笑著直接道:“那嫂子我們就不跟你客氣了,我們想找人做兩個箱子,不知道村子裡有沒有能做?”
趙嫂子點頭:“有,村裡孫木匠家就能做,他手藝好村裡不少出嫁閨女的嫁妝都是他給打的,你們可以去他家。”
梁田田道過謝,拉著郭朝往外走,趙嫂子又熱情的出來給他們指點孫木匠家該怎麼走。
梁田田感歎,這個時代的人果然淳樸。
孫木匠家住在村子的後排,梁田田和郭朝繞過去不遠就看見了一座青磚朱門的大四合院房子,占地很大,屋翎高立,昭顯著曾經的輝煌,不過現在朱漆大門上儘是被打砸過的痕跡,牆上更是慘不忍睹,無需眼見就能感受到當時這戶人家都經曆過了什麼。
梁田田再看看周圍低矮的土坯房,梁田田隱約地猜測到了什麼。
郭朝隨著她的視線看過去,小聲道:“這就是華韜他們家,據說豐收大隊以前百分之八十的地都是華家的,有一年北方遭難,是華家放糧出錢拯救了大家,聽說這個村裡沒有沒受過華家恩惠的,當年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可惜這麼好的人家還是沒能熬過那幾年。”郭朝搖頭。
過了華家,在走幾戶就到了趙嫂子所說的孫木匠家,孫木匠的院子比趙嫂子的院子大了很多,沒有趙嫂子家收拾的乾淨,很多木料和工具就那麼淩亂的扔在院子裡,一個大約五十來歲的男人正貓腰用鋸子鋸木頭,梁田田和郭朝上前:“請問這裡是孫援朝大爺家嗎?”
孫木匠叫孫援朝,隻是這些年大家都習慣叫他孫木匠,冷不丁聽見有人叫他名字還不太習慣:“我就是。”
郭朝連忙道:“大爺,我們是新來的知青,想跟你買兩個箱子。”
孫援朝點頭,知青來他這裡買箱子她們不是第一個了,隨手往一個用稻草蓋頂的小棚子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