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故國讖語(2 / 2)

靖朝書 畫倦寫意 5017 字 7個月前

“他生於八月十三夜子時,因滿庭異象,百花齊放,雲霞熠煜,故取字庭煜。”重竹揉了揉眉頭:“他命格極好,子午卯酉皆占,是當帝王的命數。可惜,他不能為帝。”

“敏妃一胎兩子,有一個出生便是死胎,而高庭煜是同胞之中活下去的那一個。皇極寺的主持推衍天數,算得為不詳,隻因一山不容二虎,天命之人隻可有一位。”

“皇極寺那個住持是個老瞎子,從前就是他說我命格奇異,不適在雙親膝下長大。他真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倒是讓他說中了。”

“他算得,高戌若有朝為帝,必有滅國之日。他的父親高寒,是我的同胞之弟,為靖國開疆辟土,不能見得自己辛苦建下的基業毀在他手上。”

程離不由得發問:“難道這預言一定會成真麼?”

重竹搖搖頭:“剛開始高寒也不過是半信半疑,但是皇極僧給下這個預言後,五日後便突然暴斃,了了葬於僧塔。”

“住持死後,民間不知誰寫了一首捕風捉影的詩,叫《夜吟》,還傳到了宮中觸了皇帝黴頭。”她笑了笑,“那句詩是這麼說的——”

“夜來雙子過魂橋,蒿裡茫茫故地遙。舊人倚窗驚夢語,白頭莫待亥時了。”

“敏妃誕下雙子的消息明明已被他下令封鎖,但是還是傳到了宮外,不然這個‘雙子’何意?”

她頓了頓,“白頭莫待亥時了,亥時之前的時辰,便是——戌。”

重竹道:“高寒一怒之下斬殺了那傳散妖言的百姓,可惜他心中的疑慮已經越來越重。古往今來因皇位手足相殘,弑父登帝的不在少數。”

“高戌年少之時聰慧,隻是他父親卻故意疏遠他。他早年從軍,鎮守邊疆,興許高寒想著的是,如他有一天能戰死沙場,倒也不會有父子相殘的時刻。”

“高戌建功立業,邊關捷報頻頻傳來,高寒一邊高興,一邊又深感憂慮。當有一天孩子的威望與能力超過這個作為皇帝的他,而這個孩子卻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能力也盛於太子,高戌會怎麼想?”

“那似真似假的預言仍在牽扯高寒,他害怕高戌……”

“謀逆。”

重竹垂下眼眸低低歎息一句:“所以他尋我出山,代替皇極寺的那位老和尚破局。”

“而我也算得……大靖二十餘年後,便該滅亡了。到那時七赤破軍星當令,對應兌卦,主兵戈殺弑,帝星將滅。”

“這衰退與滅亡是沉屙宿疾,時機到來自會降臨。父皇與高寒皆有抱負,對內通河建渠,大興土木,修建糧倉,這本是想穩定一國之本——社稷。人以五穀為食,而豐收總被天力所限,若是通河固渠,興建水利,一方麵使得水旱之災減少,一方麵又可以水運互聯南北。”

“可惜貪官汙吏眾多,國庫批下去的錢財更是一層層克扣,大批征發壯民充當徭役,地方民心便升起怨氣,但是好在各地州府的水利興建之後,的確有了良用,這才漸漸平息了民怨。”

“不過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文帝想要廣納賢才,便推行察舉製,以才取士,不問出身,可惜卻觸碰了那些世家大族利益。這些地方豪族,他們互相勾結,使得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還限製了文帝的各項政策。”

“這其中倚靠豪強的修仙門派,其實也是天子的眼中釘之一。”重竹道,“但是文帝並未顯現出來,他明白,一切不可一蹴而就。”

“建興三年,高戌二十有二,冬至。北部各地糧倉突然遭烏然人搶奪,本以為隻是如尋常年份一般擾人清淨,貪圖幾石糧草,可寒衣騎抓來的俘虜卻越來越多。”

“原來時年大雪,而烏然人又以遊牧為生,牲畜因霜凍死之過半,唯一的辦法就是南下搶糧。”

高庭煜一方麵傳書洛京皇城,另一方麵又派人快馬加鞭去往東境邊防軍的營地調兵補充西北遠涼城兵力。

“烏然四部旗幟陸續到場,卻還有源源不斷的異族向此彙集,有膽大蠻族已經集結隊伍,往我大靖疆域奔襲。”

“寒衣騎日夜守城,不敢怠慢。形勢險峻,好在東境的邊防軍也已及時派來增援。”

“待半個月後皇帝禦駕親征來到遠涼城,看見的便是西北遠涼城有三萬寒衣騎與八萬邊防軍對陣近十八萬烏然士兵。”

“高寒雖在明麵上誇他有調兵遣將的好本事,可這西北的寒衣騎和北境的邊防軍,竟然這麼快謀和在一起。你說高寒會不會怕?”

“那邊防軍的統領是劉昌應,武官出生,是個粗人,隻可惜後被高寒卸去了軍權,調回了皇城,老虎拔牙充作坐騎,最後告老還鄉,死在了家鄉渭南。

“高寒禦駕親征來到西北苦寒之地,使得全軍士氣大振,可惜他眼中略過了因外族燒殺搶掠而饑寒交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