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程朱理學,朱熹是真聖人還是偽君子
【北宋時期的儒家開創了兩個全新的學派:理學和心學。】
【心學,其開創者為陸九淵。後來,王陽明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學派,因此又被稱為陸王心學。】
【陸九淵認為,宇宙的本源在於理,這個理即為事物的本質和原理。不同的人看待事物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個體解讀事物也有著不同的角度,這就叫“心即理”。】
【與此相反,理學即程朱理學,其代表人物為二程和朱熹。】
【在朱熹看來,宇宙的本源也是理,比如說太陽的東升西落、河水的從高向低。但這種理屬於天地規則,不會因人的好惡而改變,這即是“天理”。】
【心學主張通過知行合一來改變個體的內心想法,以探尋事物的本源;而理學則強調通過格物致知,研究具體事物來達到這一目的。】
【北宋儒學融合了佛、道以及先秦儒家、墨家的思想,實現了較大的跨越。心學派演化為哲學思想,而理學派則蘊含了科學觀念。】
【另外,在程朱理學中還有這麼一條重要思想,叫做“存天理,去人欲”,其實也就是老莊學派的清淨無為,順應天道。】
【天理指的是自然規則,而人欲則指的是過分的欲望。】
【這種欲望主要存在於世家大族、貴族豪門和王侯將相之中。】
【因此,朱熹最終遭到了宋朝貴族的構陷,鬱鬱而終。】
【令人驚訝的是,朱熹去世後不久,新上任的宋理宗直接將他為《大學》、《中庸》、《論語》以及《孟子》做的注釋合並成為了四書,並且列為科舉考試的必讀書目。】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理學是一種進步,並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為什麼在後世還會變成禁錮百姓思想的工具呢?】
【答案是當皇權和既得利益者壟斷了學說的最終解釋權時,無論學說本身的好壞,最終都會淪為他們的工具。這些人並不需要創新,隻是需要一個包裝來維護他們的利益。】
此時,彈幕彈出。
“儒家就這樣被明清兩個朝代給弄垮了。”
“朱熹提倡消滅的是過度的欲望,被曲解成“存天理,滅人性”,禁錮自由,消滅欲望,完全變了味道。從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程朱理學,禁錮思想的罪魁禍首。”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從一而終、不事二夫,貞節牌坊,貞潔烈女就是這種極端變態的產物。”
“還有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還有纏足,可去你的吧,毒害了多少女性。”
“既然自己提出了這個思想,為什麼不做出表率。嚴刑拷打歌妓,收留尼姑,勾引兒媳,這叫個什麼事?”
“所以說,朱熹到底是真聖人還是偽君子。”
......
孔子心裡已經麻木了。
沒想到儒家被後世篡改的不成樣子。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之前他到達衛國的時候,他的弟子看見衛國人煙稠密,就問他:現在衛國人口很多了,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他說:富之。
弟子又問:那如果富起來之後呢?
他接著就說:教之。
他也主張在教化人追求人格完善的時候,首先滿足的是物質欲望。
結果由於統治需要,後世朝廷禁錮人們的思想,逼迫人們遵守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這種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