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私奔,偷情,真相很是炸裂
洪武年間。
朱元璋麵色鐵青,怒目圓睜。
他最是不喜這種惡吏!
他們混淆黑白,欺瞞上級,欺壓百姓!
這些官吏,為了自己的政績和利益,全然不顧案件的真相,無視百姓的冤屈和清白。
若洪武年間有這種惡吏,他必定要將這個惡吏剝皮萱草,以儆效尤!
若是楊崇民將案件上報知府,知府若是看不出來這個案件的問題,這個知府的烏紗帽也將不保!
......
李世民的神色稍顯凝重。
在貞觀年間,如此草率的決策是絕不允許的。
對於死刑案件,他製定了“三複奏”製度,在死刑案件的審理上慎之又慎,就是為了避免冤假錯案。
一旦有死罪案件上報,即便是皇帝親自下令立即執行,也必須經過三次重複的審議和批準,才可以執行。
在判處死刑時,他也會召集中書、門下兩省五品以上官員及尚書一起商議,慎重決斷。
對於即將行刑的犯人,更是在死前一天允許複奏兩次,執行死刑當日仍可複奏一次,以確保不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錯殺無辜。
若他看到知府呈上來的卷宗,必然會發現其中的疏漏與疑點。
此案疑點重重,所有證詞皆出自張百萬一人之口。
而張百萬女兒的遺體尚未尋得,楊縣令便匆忙給莫老實定罪。
殺死和尚的凶器,也尚未尋到。
張百萬證詞反複,其女是否真的遇害都尚存疑問。
人證存疑,物證缺乏,絕不能如此輕率地定下一個老實人的罪責。
想到這裡,李世民眉頭皺起,開口道:
“諸位愛卿,朕有一個提議。”
“不如,將行刑前的“三複奏”製度更改為“五複奏”。”
“對於判處死刑的犯人,中央部門應在兩天內進行五次複議,各州也應至少進行三次複議。”
“當然,對於犯下“十惡”中毆打、謀殺、打死三服以內親屬的惡逆罪之人,由於其罪行嚴重,隻需進行一次複議即可。”
此言一出,朝堂上響起了一陣整齊的“陛下英明”之聲。
......
【此時,一位名叫曹文煌的人來到了縣衙,為莫老實鳴不平。】
【他帶來的消息讓在場眾人瞠目結舌,張百萬的女兒並沒有死,而是和他私奔了。】
【並且他知道和尚死亡的真相,並能證明這起事件與莫老實毫無關聯。】
【縣令楊崇民一聽傻眼了,他趕緊差人將張百萬傳喚至縣衙,與曹文煌當麵對質。】
【張百萬一見到曹文煌,臉色驟變,急忙否認認識此人,聲稱不認識他。】
【楊崇民一眼便看出張百萬在撒謊,心中怒火中燒,心想若不是張百萬一直撒謊,哪裡會引出這麼多麻煩事來?】
【於是楊崇民又準備動刑了。】
......
各朝古人紛紛感到無語和無奈。
先前張百萬的證詞荒謬至極,描述女兒“詐屍”並自行逃離。
如此離奇的說法,楊縣令其實看出來張百萬撒謊了,隻是為了迅速結案,就對莫老實屈打成招。
如今真相逐漸浮出水麵,縣令楊崇民才不得不正視張百萬的謊言。
而楊縣令動輒使用刑罰來逼供,而不是通過合理的調查和審問來查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