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洗白夢(1 / 2)

第139章?洗白夢

不光今日資本在等著百曉生的網站發展,四月完成B輪融資的IDG、啟明都在等待驗證業界的新機製。

按理說,如此機製之上必然會出現引流事件,但是,什麼時候出、出現什麼樣……這又有了一種不確定性。

不確定就代表著不穩定,而不穩定就會為網站的用戶目標造成壓力。

好在,俞興能扛壓。

百曉生的四月份十分忙碌,公司員工規模擴充到80人,除了四大城市的推廣團隊,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組建自己的運維小組。

俞興比較關心的是用戶數據,儘管之前外包團隊在數據保護方麵做了脫敏加密、安全預警、訪問日誌等一係列的工作,但他覺得由自家團隊管理數據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畢竟,網站的用戶接下來也會在相對充裕資金的刺激下迅速增長。

5月9日,俞興迎來了一位新員工,也就是來自芬眾傳媒的常海傑。

百曉生在4月下旬的投放廣告工作裡有相當一部分建議都來自這位,而考慮到他的自身利益與行業背景,俞興與呂海穎、孔惠琳都比較相信他的判斷。

也因此,百曉生在4月20號完成了與芬眾傳媒的新合作協議,廣告投放城市沒有選擇全國範圍,隻是增加了一個阿裡巴巴總部所在的臨安。

同時,原有的六個月投放時間延長為一年,投放套餐調整為最高頻率的60次/天、30秒/次,總體合作價格從原來的456萬變更為1956萬,需要另補1500萬的差價。

這一項合作達成的非常迅速,一是價格在業內其實屬於頗為實惠的水平,二是百曉生的用戶增長在4月的曲線仍舊保持著上漲的勢頭。

4月的網站裡不是沒有內容,這家HR冷漠,那家公司壓獎金……諸如此類,十分之多,隻是沒有那種能夠獲得媒體報道的事件,而在這種情況下的用戶增長,一大原因就在於芬眾傳媒的廣告滲透效果。

“常總,歡迎歡迎。”

俞興到樓下迎接的新員工,一見常海傑就十分熱情。

常海傑不同於先前來拜訪客戶,這次的態度就格外誠懇,一邊感謝乃至感激新老板的迎接,一邊也恭喜公司的用戶節節攀升。

“常總,錢花了就得看到效果嘛,這一波和芬眾的合作就直接把我們新拿到的錢花掉了兩成。”俞興迅速的切換到正題,“你覺得這次的套餐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去掉紅隼拿到的錢,百曉生融到了1000萬美元,簽訂一次投放合同就花了20%,饒是俞興,簽合同的時候也覺肉痛。

錢真的不禁花。

現在還有正在談的地鐵廣告投放……

按照大家商量的策略,既然打廣告就得把效果打透,這便又是一筆大的支出,粗略估計會把花錢比例迅速提到50%乃至更多。

捂不熱,根本捂不熱!

“俞總,你這麼喊我,我真有點坐立不安,你就喊我名字就行。”常海傑擺正姿態,“之前咱們公司的套餐是相對有性價比的,現在的就是不差錢的情況下的最佳選擇。”…。。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不缺錢,大家肯定都會選封頂的套餐。”

“之前我和孔總聊這個,這樣的支出從長期來看反而是投入最低的。”

“如果沒有彆的營銷事件,現在先不算地鐵等場景的投放,按照咱們公司在過去兩個月裡的表現,我認為芬眾傳媒帶來的用戶增長能在5000-6000每天。”

俞興微微點頭,笑著說道:“這樣算的話,距離我和投資人聊的目標還差上一截。”

“單渠道的廣告影響是有上限的,5000-6000的效果可能也得持續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常海傑就事論事,認真的說道,“俞總,我的這個判斷應該是比較準的,也在芬眾那邊和同事研究過。”

他不光研究,還專門給百曉生寫了份非正式的掐掉水分的評估,一是要為新東家展示態度,二是嘛……也得考慮跳槽到這邊的未來處境。

這樣一筆支出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俞總和孔總他們不能理解廣告的效果,自己過來豈不是正好背鍋?

“行,這個我知道,百曉生未來一年的工作很重要,尤其廣告營銷這方麵,既有硬廣,也有電視台和互聯網的軟廣,這些都需要你多發光。”俞興笑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就是因為孔總對你的多次推薦,我這邊才下定決心挖你,畢竟,咱們先前有合作關係,我也怕出現風波。”

常海傑再次感謝了孔惠琳,雖然她比較年輕,但自己今後就要和她搭班子了,這又有引薦之恩,姿態和心態都要做好。

隨即,他有點好奇的問道:“俞總,咱們還要做電視台的推廣?”

這是先前不知道的情況。

“是的,也是近期的一個決定,等下就讓孔總和你說這個,效果可能也會不錯。”俞興示意孔惠琳之後帶常海傑了解工作。

常海傑連連點頭,臉上已經滿是乾勁。

百曉生短時間裡獲得融資,又有很迅速的用戶增長,他願意跳槽就是想著再衝一波。

上午十點半,俞興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想著再看看資金使用的規劃,但屁股還沒坐穩就接到今日資本劉建凱的電話。

俞興和他聊了一會公司近期的發展和資金使用。

劉建凱已經知道百曉生的廣告投放,但還是笑道:“俞總,你花錢真挺乾脆的。”

“你們給我錢不就是讓我這麼花的嗎?”俞興說道,“其實吧,這一筆錢花出去之前,我也有點猶豫,但一翻開徐總送我的書,我渾身就充滿‘快準狠’的能量,稀裡糊塗就把合同簽了。”

劉建凱哈哈大笑,末了才提到過去一個月裡百曉生相對沉寂的表現,問道:“俞總,你覺得網站的機製什麼時候能見效?從去年到上個月,百曉生實際上是平均一個月都會有一次類似的事件。”

俞興無聲的咧咧嘴,忽然問道:“劉總,你不會這麼沒耐心吧,還是說,徐總沒耐心啊?”…。。

“俞總,你彆多想,這邊是我在跟嘛,說實話,我也是在年前才開始注意職場社交這個領域,現在就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心態在觀察百曉生的發展。”劉建凱半真半假的說道,“我們做投資就是得多涉獵,偏偏吧,我們的涉獵又容易流於表麵,所以得多溝通才能獲取經驗。”

他又說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賽道不同,但創業在一些事情上是相同的,我現在的溝通交流都是在為下一次投資的決策進行積累。”

俞興聽著這話還挺真誠,回答道:“機製反饋這種事沒法定量,不過,沒關係,東方衛視的節目好像快了,我上周聽那個製片人說,他們的嘉賓基本確定了。”

“沒有問題,那就創造問題,我相信,節目一開搞,網站的名氣就能獲得提升,流量自然也進一步增強。”

他思考幾秒,補充道:“其實,劉總,你不給我打電話,我也想著最近給你打打,你們的社交圈廣闊,百曉生需要一個能夠負責業務和搭建招聘團隊的大將,我不能隻想著從節目裡找,你也幫我多留意留意。”

這是百曉生上《非你莫屬》的正經理由,俞興是去招高層的。

劉建凱答應下來:“沒問題,俞總,我幫你問著,反正到時候搭著來唄,這不是一個小活。”

俞興也是這麼想的,百曉生這方麵的工作需要經驗豐富的正副手,最好還能自帶團隊資源,而公司裡沒有適合做這個的人選。

他覺得,百曉生的吸引力應該是足夠的,畢竟,自家網站已經有一部分的職場資源。

“那就這麼說,節目那邊有消息再溝通。”劉建凱結束通話,笑道,“我還挺想看唐駿到時候的表現的,嗯,徐總也很期待節目的開始。”

俞興默默掛了電話,這是一次考驗。

一次對大家的考驗。

……

曾經的打工皇帝,現在的港澳資訊CEO唐駿,他的心情已經鬱鬱了許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