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當代蕭何(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2820 字 11個月前

小朱被放在朱元璋大腿上,也是看向下方也坐著好幾個人影但是他也隻認識徐達。

老朱摸了摸兒子,開口接著說道:“百室你說天下什麼時候能平定呢?”

小朱樂了,這什麼字啊,我還可口呢!

下方的一個四十多歲模樣的中年文士開口回道“回主公的話,秦末戰亂之時,漢高祖劉邦能一介布衣以區區亭長之位崛起是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他生性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亂殺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業。現在元朝綱常已經混亂,國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漢高祖,天下便可輕易平定!”

朱元璋笑著點點頭,知道李善長是在規勸他不要隨意殺伐。

小朱聽到這段對話也反應過來,用一種複雜的眼光看向那人,李善長啊!號稱開國文臣之首!是老朱同誌的謀主!

史記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奉命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可謂位極人臣。

朱元璋登基之後都曾說過:“朕起自草莽間,提三尺劍,率眾數千,在群雄的夾縫中奮鬥,此時李善長來謁軍門,傾心協謀,一齊渡過大江,定居南京。

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東征西伐,善長留守國中,轉運糧儲,供給器械,從未缺乏。又治理後方,和睦軍民,使上下相安。

這是上天將此人授朕。他的功勞,朕獨知之,其他人未必儘知。當年蕭何有饋晌之功,千載之下,人人傳頌,與善長相比,蕭何未必過也。”

這家夥要是穩穩的死去,憑他的功勞追封為王是必然的,結果這位才比蕭何的人傑,晚年昏聵竟是卷入了胡惟庸案。

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並處死,年七十六歲。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