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朱標說過的一樣,人心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封爵之夜就有人鬨事了。
鶴慶侯張翼和淮安侯華雲龍南安侯俞通源喝酒後直闖皇宮,與守衛宮廷的六安侯王誌衝突,發生械鬥……
朱標也不在意,這是難免的,總有人心裡不平衡,這三個不過是最蠢的罷了。
往後啊,這些勳貴明爭暗鬥是少不了的,而且隨著徐達常遇春回歸,淮西勳貴的大佬多了起來,李善長也要專心拉攏人心了。
這些都是朱元璋頭疼的事情了,朱標建議多封爵位就是為了激化他們的矛盾,也是為了助長他們的氣焰,臣子們爭的越厲害,為君者才越安全。
這次封爵,有太多德不配位的人,若是再不收斂,災殃就在不遠了!
朱標把太子妃的事情告訴了身邊的幾個人,雲錦還好剩下的暖玉和大小雙兒都有些恐慌,朱標也沒有說什麼。
這些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朱標自然會護住她們,但是他也不會給暖玉她們撐腰讓她們頂撞太子妃。
三天後朱標就接到通知,說是在上午的朝會上朱元璋向著常遇春下了賜婚的聖旨。
常遇春已經歡天喜地的領旨謝恩了,回到府內準備去了,當然,這就是做做樣子,這件事情早就已經定好了。
按理說朱標身為太子儲君,皇帝的賜婚聖旨也已經下了,這事情也就算是定了,到時候直接舉行婚禮就行了。
但是沒想到皇後竟然下了懿旨給禮部,讓他們準備六禮。
朱標一下就懵了,古代的婚前儀式可是麻煩的緊,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和親迎!他還以為能逃過一劫了呢……
沒辦法,懿旨已經下了,朱元璋雖然不願意後宮乾涉政務,但是當娘的操辦兒子的婚禮,老朱同誌也不好說什麼。
第二天禮部尚書就領著一群人到東宮拜見太子,並且通報他,太子妃的金策和金寶都已經在準備了,並且還帶了九頭大雁讓他挑選,好一會送到開平王府。
這就是第一步了,送禮探探口風,送大雁是因為覺得大雁婦唱夫隨用情專一。
除了大雁外還有許多珍寶,都是馬皇後親自準備的。
朱標挑了一對長得不錯的大雁,然後就算完成了。
第二天問名的環節,禮部官員領著欽天監和司禮監的人馬浩浩蕩蕩吹吹打打的向著開平王府奔去,幾個皇子也湊熱鬨去了。
第三天由皇後身邊的大宮女領著禮部和欽天監的官員分彆向朱標和常洛華要了生辰八字,經過欽天監的判定“大吉!倆人正是天作之合!”
第四天納征儀式,按規矩,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見!其實就是給老丈母娘送禮的環節,朱標身為太子自然不可以小氣。
莫說嶽母的禮物,連開平王府的仆從侍女都有各自的禮物,這是朱元璋安排的也是彰顯“甘露普降,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