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希學就要說什麼,但是被孔克堅攔住,他抬頭看了一眼上方神態沉靜的朱家父子就低頭謝恩了,沒有辦法,元朝還需要孔家來支持他們的正統性,而大明不需要!
朱元璋當即宣布賜給孔克堅宅一區、馬一匹、米二十石,然後朱元璋對朱標說道:“先聖後裔,宜優禮之,養以祿而不任以事!”
朱標聽後立刻躬身應諾,這就是絕了孔家做官的機會,衍聖公孔克堅,在元朝被封為國子監祭酒,也是個不小的官,而在明朝卻無官無職,這也是個趣事。
隨後就沒有人再搭理孔家父子了,朝廷開始運轉處理其各種事務,其實主要還是恢複民生,像揚州等地都要抓緊,不惜資源也要重建起來。
朱標默默的吸取著眾位大臣的建議,還有朱元璋的決斷,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
等下了朝,朱元璋又請衍聖公孔克堅到謹身殿會談,朱標沒有湊這個熱鬨,直接領著常遇春等人回了東宮。
北伐軍中的事宜都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朱標又安排了幾件小事就讓他們下去了。
暖玉走進來給他倒了一杯熱茶,朱標直接拽住她拉到自己懷中,暖玉天生體熱,抱著舒服極了。
暖玉本來有些羞澀,但一看自家殿下隻是抱著她後,就安心下來了,大眼睛眯成月牙緊緊的靠在朱標懷中,感受著朱標的溫暖。
朱標抱著暖玉靠在椅子上,大殿富麗堂皇,缺有些空蕩,禦座之上隻有一對少年少女相擁而坐。
朱標滿足的閉上眼睛靠在椅子上,輕輕摸著暖玉的後背,心中思慮著孔家的事情。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針對孔家,說到底是治理天下的路線之爭。古人早就有所謂“治統”和“道統”治理天下的說法。
簡而言之,“治統”,就是指實施用實際政治權力以治理天下;而“道統”,則是指管理社會,指導社會中各種關係的思想和理論。
“治統”由掌握強大國家機器的君王們傳承,其威力隨處可見;而“道統”雖然似乎比較空幻,但它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源遠流長的。
古代的文人對“道統”看得極為神聖,因此,古時有許多文人,即便住在窮鄉僻野,家徒四壁,但是,一有機會還是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笑看風雲,旁若無人。
原因就在於他們相信,自己是“道統”的繼承人。
帝王之統是為“治統”,儒家之統則是“道統”,過去的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也都認可的儒家的“道統”。
然而,到了朱元璋這裡,這一套行不通了,他不僅要當掌控政治權力的皇帝,還要當意識形態的“教主”。
所以朱元璋剛剛開國,就命令病中的衍聖公來南京朝見,因為朱元璋需要的絕不僅僅是聖人後裔對他這個新興王朝的態度,更是意在刪除一切代表“道統”的符號。讓天下文人明白,看老黃曆行事已經是不行了。
試看今日之域中,已經不是孔家儒學的天下,而是朱明王朝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