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放下思慮,看著一旁的宋濂問道:“宋師,考生們現在在乾什麼,可是都在溫書複習?”
宋濂捋著胡須說道:“明日應該是考生們去文廟祭拜的日子了,開考在即,考生又都來的差不多了,正好去求至聖先師保佑金榜題名。”
朱標聽後點點頭,他自己還從沒有去過文廟,就對著宋濂說道:“考卷也已經定好了,宋師可有興致與我去文廟看一看。”
宋濂自然是愉快的答應了下來,他是傳統文人大夫,自然希望朱標能對孔子有崇敬之心,登基之後為大明開辟一個文運昌盛的時代。
自宋亡以後,文運落寞,就連科舉都是時開時不開,現在好不容易重開了日月新天,自然是要恢複天下的文運,文運昌盛則盛世不遠!
朱標換了一身衣服,劉瑾愁眉苦臉的也跟著換了一身書童的衣服,宋濂則是不用換,他平常就是儒士打扮。
朱標換了一身白色的直裰,戴上四方平定巾,又從自己師傅那邊借了一塊普通的玉佩,拿上一把扇子,儼然就是一幅世家讀書士子的模樣。
宋濂看著也滿意的點頭,換下太子常服後,那股皇朝儲君的威嚴淡下去許多,儒雅之氣高漲,雖然自小錦衣玉食養成的貴氣依舊在,但也不至於被人輕易認出來。
劉瑾在一旁勸道:“爺,是不是跟聖上請示一下,您這出去若是被誰衝撞到了可如何是好。”
朱標其實就是最近心裡壓抑,想出去轉一轉:“無妨,又不出城,你去親軍都尉府叫幾十個好手跟在後麵保護就是了。”
劉瑾立刻領命而去,但心中想的就是幾十個怎麼夠,怎麼也得叫幾百號好手。
朱標自己是不擔心的,縱觀曆史荊軻刺秦那樣事就沒有成功過,皇帝死於意外,定然是被皇族中人或者那些把持了朝政的大臣殺害。
南京城是大明的中心地區,親軍都尉府遍布全城,縱使朱標不帶任何人,隻要出了事恐怕一旁立刻都能跳出十幾個人保護。
朱標和宋濂談論了一會,就看見劉瑾領著毛驤走了進來,他們二人行禮過後,朱標也就知道自己父皇不反對他出去看一看。
一行人先乘一輛普通的馬車出了皇宮,然後再一處客棧後院停下,此處裡文廟不遠,而且客棧隻有內部人員使用,安全隱秘也是很好的。
四人出了客棧就往文廟方向走去,朱標滿臉笑容的看向兩旁叫賣的小販,南京遠比他上次出征時繁華許多。
宋濂和毛驤都是經常在城中往來的,自然不覺得稀奇,但是朱標主仆二人可是有些眼花繚亂,他們久居深宮,出來也是辦事有大批侍衛開路,哪裡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一路上也有不少青年士子呼朋引伴,眼角眉梢洋溢著自信,朱標看著他們就仿佛看自己兒子長大了一般,心中莫名的開心。
宋濂看著他們笑道:“意氣風發,好心態啊,這才是我大明士子們該有的風采。”
朱標笑吟吟的看著他們說道:“百廢待興人才稀缺啊,真希望裡麵能有幾個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