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歎了一口氣說道:“老臣實在是沒有想到,這辛辛苦苦經營了一世的清名如此脆弱,既如此臣此生所追求的還剩什麼?”
宋濂看向一旁的朱標:“讓其他人提起必然是要遭受圍攻,唯有老臣的名聲夠大,現在老臣是隻希望下殿下能開創一個盛世,這樣臣也就死而無憾了。”
朱標無奈的開始寬慰宋濂,他這是突然間受到的刺激太大了,導致現在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這可不行。
朱標最後說道:“這科舉考試也算完成了,宋師先回家休養幾天,本宮會為你請假的,至於刪改《孟子》的事情也不用著急,孔家那邊還沒反應呢。”
朱標吩咐劉瑾領人把宋濂安全的送回家,還要囑咐他兒子,不要讓宋濂再受什麼刺激了。
把宋濂送走後朱標才笑著搖搖頭,這件事宋濂來做當然好,但是這口大鍋就得是背一輩子了。
其他文官隻會罵宋濂竟敢提出刪改先賢著作,然後在樂嗬嗬的把孟子送回文廟的功勞按在自己頭上。
朱標眼睛一眯,此事若是由衍聖公提議豈不是更好,如此一來孔家在讀書人心中的神聖性就沒多少了,剩下的衍聖公府不過是刀下的一塊肉罷了。
朱元璋早就安排毛驤去山東安排了,務必用輿論把新任的衍聖公逼到京城來,孔家是天下文人的精神領袖,但是有得就有失。
想必這時候孔府已經收到不少名聲顯著的儒士所寫的書信了,這個時候孔府不出頭誰又能答應呢?
朱標輕輕說了句:“衍聖公不出,奈天下蒼生何?”
說完朱標自己就忍不住笑了,隻要衍聖公到了京城,那就是羊入虎口了,上一任衍聖公孔克堅怎麼死的?
不就是去年被朱元璋強行請來南京,結果孔克堅回山東的路上就病死了,現任衍聖公就是他兒子孔希學,若非萬不得已,他可不敢再來京城了。
說到底孟子從始至終都不是朱元璋的目標,他謀算的就是天下第一世家衍聖孔家,朱標也早就想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拖著時間,就是為了給毛驤創造條件。
剛才跟宋濂提及此事就是為了看看這件事對讀書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現在朱標可以確定了,衍聖公若是主動提及刪改先賢著作,哪麼孔家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
因為他自己否認了自己的神聖性,連儒家亞聖孟子的傳世著作都有錯,那麼孔子呢?當然,孔希學腦子沒問題就不會答應,到時候就看手段了。
對於傳統農耕社會而言,要想保持其穩定,就必須從上至下建立起一種極為森嚴的等級製度。
隻有這樣才能保障農耕生產的穩定,從而保障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安全。而以孔家為代表的儒學,這是這樣一種尊卑有序秩序的鼓吹者。
所以朱元璋必須用儒家但是他又不能忍受儒家的精神領袖不是他,而是一個完美的聖人,這就是另類的皇權與教權的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