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銀票(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415 字 10個月前

當時雖然國家承認的貨幣形態有白銀、元鈔以及銅錢三種,但是在實際流通中,銅錢所占的份額最大,且洪武通寶為當時政府官方所發行的唯一貨幣。

但是作為一種金屬貨幣,銅錢與白銀一樣,材質粗重,在實際的商業貿易中並不方便攜帶。明初鑄造銅錢不僅缺乏原材料而且勞民傷財,而且在明初,國家財政貨幣儲備較少,再加上連年戰爭,導致國庫空虛,金銀等金屬貨幣儲備並不足。

這就讓老朱同誌想起了紙幣這個好東西,剛開始就是為了緩解一下貨幣短缺的困境,也給官員們發點俸祿,可老朱越用越順手,印錢的快樂誰印誰知道。

大明寶鈔發行之初,幣值較為穩定,正如史籍所載:“明初,鈔甚通行”。但此後,隨著寶鈔發行與支出數量的激增,寶鈔便持續大幅貶值,每況愈下,逐漸走向崩潰。

其實到底還是通貨膨脹,寶鈔發行的太多,而商品卻隻有那點,那自然是價格不斷上漲,最後寶鈔淪落到連銅幣都不如,失去了所有購買力。

其主要問題還是在老朱身上,早在宋元時期,中國已經發展出相當有係統的紙幣製度,可是到了明代,不但沒有顯著的進步,反而出現倒退。

像是元初所發行的“中統鈔”就建立了相當有係統的準備金製度,即“絲銀本位”製,但明朝發行的大明寶鈔就沒有建立係統的準備金製度。

老朱同誌就是直接印張紙硬說這他娘的是錢,全國官員百姓看著老朱手裡三十米的大砍刀,想著這個可是重開日月新天的大皇帝,最後都硬著頭皮認下了,寶鈔就這麼在洪武年間盛行了。

不過那也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確實是個狠人,在洪武朝雖然寶鈔的價值不穩定,但確實是能當錢用的,你不的不佩服一個人的權威竟然能違背經濟規律。

但往後就不行了,朱棣喜歡打仗,打仗沒錢怎麼辦,跟老爹學著印唄,於是大明經濟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大量濫發貨幣,必然使得人們手中的紙幣貶值,購買力下跌,引起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經濟的混亂也使得百姓對於大明寶鈔失去了信任。

所以這種事必然得他親自經手才行,否則實在是沒眼看,朱標又翻了個身,強迫自己趕緊睡覺,這事回京再說吧。

大概睡了一個多時辰,朱標感受到有人進屋就醒了,緩了一會坐起身走進屋的劉瑾遞上一塊溫熱散發香氣的帕子,朱標接過摸了一把臉就起身了。

外麵的侍女走進屋內伺候穿戴,其過程一言不發,規矩儀態都很自然,就是劉瑾也感覺很不錯,就是放到皇宮裡最多學幾天就可以直接伺候貴人去了。

等她們退出去後劉瑾說道:“陳知府在杭州風評不錯,家中嫡係子弟也都規矩的很,旁係雖有幾個不成器的,但犯了事也都被陳知府親自教訓了。”

朱標聽後點點頭,世家大族能有這樣的風評確實很不錯了,這樣的人朱標用的也能舒心一些,不一會兒陳知府就親自來請了,朱標端坐好讓劉瑾請他進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