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錢塘跪拜聽命,朱標想了想說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你李家靠著販賣私鹽攢下了諾大的身家,如今就還回去吧。”
李錢塘自然沒有任何意見,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命就夠了,何況他出了這麼大的血,其餘世家如何能不給點補償,李家手下的亡命徒可沒散呢,大家都是體麵人,自然不會鬨的魚死網破。
朱標看向其餘人說道:“城中的店鋪買賣也就罷了,都是正經的營生,城外的農田就賣給朝廷吧,往後給讓百姓富足了你們的買賣也就更好做了,沒必要盯著地裡那點兒出息。”
當然了這地可不能直接給那些沒田的佃戶,不患寡而不均,若是白給了他們是禍非福,何況佃戶們可不一定都是好的,窮不帶表善良,那種過一天算一天隻想著嫖賭的,恐怕分了地就去換錢耍了。
還是得有套規矩,總不能讓一群渣渣白費了朱標的苦心,其餘人自然看了看陳知府,見他痛快的應下了,他們自然也就沒意見了。
朱標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疏通運河還是州府的徭役都可以多用佃戶,做的好了朝廷借給他們田地種子,允他們過幾年後還上,期間若是有天災朝廷也自有安排。”
陳知府點頭應下,朱標緩了口氣,也不能光占便宜,說實話這次也已經很過分了,除了李家之外,其餘世家人家明麵上都是好好的大明世族,朱標身為儲君保護他們本就是天經地義的。
陳家基本是把家族的底子掏出去了,在朱標麵前親口答應的事情沒有人敢打折扣,否則就是欺君之罪,所以他家的數萬畝良田都要低價被朝廷收走了。
陳知府現在雖然麵色沉穩,不過想來等朱標走後,陳知府到祖宗牌位前痛哭流涕是少不了的,一個大族幾代人的努力啊,還是趁著天時地利才攢下這諾大的家業,如今全沒了。
其餘人也都是麵色沉重,農業為本的社會,哪怕買賣做的再興盛,也還是家裡有地才安心呐,朱標柔聲寬慰道:“本宮回京後就要臨朝理政了,東宮內多是老臣缺少年輕士子。”
這話一出所有人眼睛都亮了,太子將要臨朝理政竟然是真的,這實在難以置信,聖上竟然如此愛重太子殿下,簡直超出了常理。
頓時一頓誇讚歌頌之聲不絕於耳,把朱標從出生那天誇到今天,但凡哪個能拿出來說的事跡就沒有放過的,也幸好朱標還確實有幾件功績,否則可太不好意思了。
看差不多了朱標笑著擺了擺手讓他們安靜下來,看向陳知府說道:“世族子弟多英才,隻不過本宮少來江南具體的也不了解,就請陳知府舉薦吧,明日把名單交給本宮。”
陳知府這下臉上笑容就燦爛許多了,如此跟家族宗老們也有個交代了,否則縱使他是主家族長也難逃責難,畢竟各房都有利益在裡麵。
其餘人也沒什麼意見,陳家出了這麼大的血多吃幾口也是應該的,何況世族一體,怎麼也不可能拋開他們,總歸是都有一口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