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引經據典(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500 字 10個月前

朱標喝了一口桌子上的酒,哎嘿,這不就是他從江南帶回來的,不愧是親爹,都不等他孝敬自己就先喝上了。

莫名的想起了自己失去的一把有故事的匕首,都一年了,朱標也不知道自己父皇到底把它藏到哪裡了。

朱標咽下有些苦澀的酒後說道:“兒子當世子的時候就沒少跟著您處理公務,何況管理天下跟管理一個州府的差距也沒那麼大。”

朱標自小就沒少看朱元璋等人批閱的公文,看的多了學的就多,說到底朝廷政務左右也就是那些事,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若是有複雜些的就叫來中書省的官員或者六部尚書商討一下,總會有專門的人負責去實行。

朱標揉了揉眼睛說道:“一道奏章起碼有大半是廢話,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的,就不能乾脆的說出問題和解決辦法,這得改,至少一天能省下一個時辰的時間。”

朱元璋無奈的說道:“咱自前年就沒少罵他們,可他們好像不帶這些屁話就不會寫字了,教訓多少遍都沒有用。”

朱標想起剛才自己看的什麼三皇五帝、仁義道德之類的東西就煩,山東沒有下雨跟三皇有什麼關係,河南兩村爭水打群架又跟朝廷不敬孔孟有什麼關係,沿海倭寇來犯還是黃老之學不興盛的原因了?

這些官員寫的奏章就跟科舉時候用的文體差不多,習慣性的引經據典用什麼微言大義,總之就是私貨太多,仿佛就想讓皇帝從奏章中看出他們多麼學識淵博一般。

朝廷公文奏章要的是什麼,要的是效率,能最快最準確的解決大明境內的問題,而不是還得浪費時間讀完一篇長篇大作再從裡麵找出解決的辦法。

朱標認真的說道:“可以下死規定,往後需要批閱的奏報公文必須壓在五百字,用字務必簡潔明了。”

朱元璋皺眉想了想,他是個傳統的人,並不怎麼喜歡變動,而且要是有什麼大事耽誤了怎麼辦?

朱標接著勸道:“五百字不少了,什麼事都可以說的明白,兒臣剛才數了數那些人上的奏章,把沒有用的去掉,也就能剩下兩三百字,要是想看文章典故何須看他們的。

朱元璋也想起往日批閱到深夜抓狂的瞬間,他感覺自己天天批奏章批的都快學富五車了,估計考個舉人都夠了,實在是看的太多了。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直接下令那些文官兒又要鬨事了,等過幾天找個由頭,發發火順便定下規矩,他們也就不敢來放屁了。”

朱標聞言點點頭,然後從剛才拿來的奏章中抽出了一份,是戶部侍郎茹太素的,朱標剛才看的最生氣的就是他的,大略一看兩萬字,其中他娘的隻有結尾處兩百字概括的三條工作建議是有用的。

朱元璋看了看名字就了然了,此人的奏章隻能看最後幾句話,前麵朱元璋不找人翻譯都看不懂,剛開始沒少受罪。

父子倆對視一眼,正好拿這個老家夥殺雞儆猴,最起碼也得打個幾十廷杖,往後看誰還敢長篇大論,這麼一想仿佛這酒都好喝了。

一旁的太監看這個樣子趕忙命人去禦膳房端來飯菜,老朱閒了一下午都是不餓,喝著小酒看著朱標送來的奏章,朱標則是邊吃邊說他在沿海還有杭州的見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