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自己兒子不願意,朱元璋也不以為意,太子不願意乾,那就交給汪廣洋,左右他也要下去了,最後惡心一下胡惟庸。
六部衙門出了這麼大的事,當朝左相自然難逃其責,汪廣洋也連上好幾道請罪奏章了,不過朱元璋一直沒有批複。
父子倆一起用了一頓午膳,桌上也隻有四菜一湯,陝甘地區乾旱,眼看要有災荒,馬皇後已經下令宮中嚴禁浪費糧食,宮裡除了懷有身孕的額外照顧,其餘人的菜品份例一律削減,還組織嬪妃公主們一起織布繡衣。
這就導致連皇帝和太子都沒有幾道菜可以吃了,當然了主食倒是還管飽,父子倆也不敢有什麼意見,上什麼就吃什麼,大不了一會兒再吃點燒餅。
等到下午突然接到常遇春送來的八百裡加急文書,剛開始朱標還以為蒙古部起兵了,結果是蒙古部現任大汗孛兒隻斤·脫古思帖木兒被闊闊帖木兒和也速迭兒連手誅殺了,蒙古內戰突起,常遇春現今擁兵鎮守邊境,詢問該如何應對,是作壁上觀還是入草原幫助某一方。
朱元璋立刻急召徐達李文忠汪廣洋胡惟庸等人進宮,然後在屋內轉起了圈,朱標又仔細的看了一遍,脫古思帖木兒是前北元太子的弟弟,也就是曾經北元的益王。
當初朱標攻下上都後俘虜了不少北元皇族,為了安撫蒙古諸部,也為了分化他們,並沒有對他們趕儘殺絕,押送到順天府後朱元璋都冊封了他們,脫古思帖木兒也就是被大明選中的蒙古大汗。
此人能力平庸遠遠不能服眾,其他有黃金家族血脈的蒙古諸王都很不滿,可大明自然不會幫助蒙古選出一位英明的蒙古大汗,此人以及他的長子天保奴都是被奢靡享樂弄斷了脊梁的人,再合適不過了。
他被放回去繼承汗位後依舊隻知道享樂,朱元璋本來還擔心此人是否有臥膽嘗薪的心性,觀察了許久後才放心,此後蒙古內部矛盾也越來越尖銳,諸王都不承認他的地位,而他也不需要。
不一會兒徐達等人就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大概情況他們也知道了,進殿後先是朝著皇帝和太子行禮,然後徐達就當先開口道:“這個蒙古大汗是我大明立起來的,敢對他下手那就是對我大明不滿,臣建議命常遇春領輕騎入草原,哪怕不打也該表露態度!”
汪廣洋立刻接話道:“臣以為應當作壁上觀,無論蒙古部打成什麼樣與我大明隻有好處,若是妄起戰亂要會勞民傷財,我大明如今的家底兒實在有些薄,豈能憑白損耗在草原,還是派遣使臣去周旋吧。”
徐達皺眉道:“汪相,這不是考慮損耗的時候,蒙古部暗地裡打成什麼樣對我大明自然無關緊要,可他們不該動脫古思帖木兒,那是我大明控製草原的臉麵,若是被打了毫無反應,那蒙古就會瞧出我大明體虛,不出兩年必生大亂。”
汪廣洋被徐達反駁之後就不說話了,他該說的已經說了,再往後的事情跟他這個馬上要退的人也沒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