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早晚是要實行的,京官殺的多是因為他們是源頭,而且朱元璋有意自上而下的肅清,那麼當然不可能對上寬鬆對下嚴謹,那樣的話就沒有意義了。
地方官員若是同樣用株連的形式,那麼把小官小吏和當地犯法鄉紳的家屬都算上恐怕一個州府就得殺上萬人,一次肅清吏治殺十餘萬人是不可能行的,那就是強逼地方造反,朱元璋不會冒這個風險,但也有打算拿一個州府殺雞儆猴。
不過現今馬皇後既然求情了,朱元璋也不介意抬抬手,肅清吏治是個長久的政策,而且北方又有了變動,穩一穩也好。
馬皇後聽到這兒才拿開衣袖,父子倆也不敢看她是不是真哭了,低下頭就開始猛吃,吃個飯太難了,早知道就留那些家夥一起吃了。
朱元璋一口氣乾了三張燒餅才說道:“宮裡節儉是好事,不過東宮那邊還是要多照顧些,不僅不能節省,還要更精細點,算起來都已經三個多月了,明年咱也要當爺爺了。”
馬皇後也點頭微笑道:“那是自然,落華那臣妾早就叮囑好了,一應用度都是按最好的,哎,不知不覺間臣妾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
朱元璋誌得意滿剛要接話就看見兒子深深的搖了搖頭示意不要隨便接話,這也是父子倆多年的默契了,自小朱標就會給他深刻的建議,事實證明都是正確的。
朱元璋強行轉口說道:“標兒,國子監那邊送來的新規是你示意的?是不是太寬鬆了,咱是要讓他們幫咱治理地方政務,不是浪費糧食培養一群之乎者也的書呆子。”
朱標接話道:“國子監成立了四年了,不說宰輔之才就連合格的一州知府都沒有培養出來過,遠不如地方舉薦的人才優秀,兒臣以為這樣下去才是浪費朝廷資源,不如變通一次試一試,總不至於在差了。”
朱元璋認真道:“肅清吏治必然使得官員缺乏,科舉取士的人數遠遠堵不上這個口子,國子監就是重中之重,縱然沒有過於優秀的人才,但勝在平穩。”
朱標想了想道:“國子監內還有千餘學子,他們也都習慣了舊律,加上也快致仕了,那他們就不變了,至於後來的學子則是施用新規試一試,定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朱元璋不置可否,一旁的馬皇後則是問道:“上千學子可不是小數目,聽聞朝廷對他們的吃喝用度都是有補貼的,不過想來補貼的糧食也就夠個人生活,那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麼生活呢?”
朱標想了想說道:“能讀書考入國子監那家中應該頗為富足吧,畢竟一般家裡可供不起一個讀書人,不過應該也有一小部分寒門出身,三朝廷也不好再額外補助了,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白給的互助誰都想要。”
馬皇後想了想說道:“我那還有一點兒私房,標兒,你派人按月收購國子監學員妻女們的針織女紅,銀錢比市麵上多給一些,讓她們能多份收入,家裡富足的自然看不上這點小錢,如此也就能照顧到真有需要的人了。”
朱標當即應道:“母後仁慈,兒臣會派人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