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羅織經(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255 字 10個月前

陳理明升都不過是個擺設罷了,在等幾年病逝了也沒人會說什麼,不過現今他們還是活著為好,朱標也沒心情再管他們,讓一旁的劉瑾取來看了起來。

此經是唐朝酷吏來俊臣所撰的,朱標前世就久仰大名,作為文科生早在高中就因為好奇買過,這樣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在華夏幾千年的曆史上,都是一道頗為獨特的風景。

至於他現在手上這一本,就是他先生宋濂送給他的,字裡行間還有仔細的批注,而且還有辯證,看來宋老夫子也是怕朱標太過沉迷此書,國之太子不可不懂此道,但行事卻不可如此,正大堂皇才是王者之道,陰謀詭計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朱標到現在還記得老夫子把這本書交給他時的糾結,給了他後又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大堆,卻是不知道他學生早就拜讀過此書了。

朱標莫名的有些想念宋老夫子了,或許其他人都覺得宋濂不過是個頑固的儒生,但朱標這個學生才知道自家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一般人怎麼可能正好在肅清吏治之前痛快的告老還鄉,又怎麼能給學生看這種離經叛道的邪書。

朱標歎了口氣,明年吧,在去把先生接回來,那時候第一波肅清吏治的浪潮也差不多結束了,再次掀起就是針對胡惟庸和勳貴了,到時候可就沒有現在這麼安靜了。

隨手翻開看了數遍的經策,在前世看也隻是心驚於古人竟把人性琢磨的如此透徹,而今在看卻是越來越有味道,越是身處朝堂越是明白的道理,這不僅是酷吏奸臣該學的,明君賢臣更得學透,否則如何跟他們鬥呢?

在中國曆史上,存在著許多學派,這些主要的學派不僅都非常關心政治,還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治人”。

而治人就必須講究方法,講究方法就是智謀,就是謀略,就是權術,各種學派和文化都在智謀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納入了謀略的範疇,成為權術的不同組成部分,身處廟堂何人能逃過治人與被治呢?

文華殿燈火通明,朱標不時撚起一塊糕點咬上一口目光依舊黏在宋濂的批注上,劉瑾在旁燃起龍延香,不時的給太子續上茶水點心,每過半個時辰就提醒一遍該睡了,朱標不回話他也不會多勸。

有夜自攜星月來,蟬鳴蛙叫總不絕,天黑了外麵的交響更加頻繁了,不同白天那般好找,小太監們縱然再努力也禁止不絕。

記住網址m.luoqiuzww.

朱標隱隱約約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吩咐道:“讓他們都歇歇吧,大晚上叫就叫吧,太子妃應該早都睡熟了。”

劉瑾躬身應諾,不一會兒外麵就傳來小太監們拜謝的聲音,宮裡有不少池塘,這一到夏天瞎叫喚的少不了也殺不絕。

等劉瑾又提醒了兩遍,朱標才放下書冊轉身去偏殿歇下,明日早朝定然是正式宣商傅友德等人的功績,不過自己父皇沒有叫他去,他也正好可以偷個懶,近來他參與的事情太多了,這也不是太好的事情,也該老實一段時間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