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各有所圖(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407 字 10個月前

畢竟臣下也都是活生生的人,各有各的追求,或是圖光宗耀祖或是圖榮華富貴,總不可能就是為了陪你玩的,當你的決定不符合眾人的利益之時,他們就會替你做主選擇。

比如當年還是吳王時候的朱元璋要是突然下令讓小明王韓林兒回來登基稱帝,那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湯和等謀臣將帥會答應嗎?

不會的,他們肯定先是私下拚命勸諫,如果確定朱元璋真的是想讓韓林兒稱帝,那他們就會自己組織人手誅殺韓林兒滿門老少,不會留下一條活口。

因為韓林兒一旦登基,那他們這些人就沒有了從龍之功,榮華富貴一場空,這無異於要他們的命,他們自然不會答應。

朱標也是如此,誰敢窺視他的太子大位,常遇春藍玉陳佑宗閻東來宋濂等人會答應嗎?不會的,就是朱元璋的意思都不行,宋濂得到消息就敢領著一群大儒撞死在宮門上。

他們是皇帝的臣子,可他們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朱標身上,其餘人當了皇帝,他們這些前太子的人難逃清洗,苟活都是難事更彆說達成自己的理想抱負了。

很多時候麾下人多了,到底做什麼就由不得自己了,禦下之道難之又難,人類群體之所以賦予一個人權力,是因為事實證明,這符合大多數人利益,這句話簡單,但是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就是權力的基礎。

朱標坐在空蕩蕩的大殿內想到,自己父皇真是太厲害了,凝聚共識駕馭人才何其困難,李善長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各個都是當世人傑,為何偏偏對朱元璋俯首帖耳呢?

縱觀老朱這一路從沒有什麼黃袍加身之類的,從起兵到開國,從自幼悲貧少年流亡到青年從軍,他對麾下的控製對大局的把握從沒有出過錯處。

劉邦是認命自己謀策不如張良,治國不如蕭何,打仗不如韓信,而朱元璋則不是,他是如饑似渴的吸取彆人身上的優點,不懂就問,怎麼也得學會,因為他自小就懂得了彆人有終究不如自己會。

現如今的朱元璋統兵打仗強過徐達常遇春,治國謀略不輸李善長劉伯溫,而且就連詩句書法也是相當不錯,平日裡雖然不用,但老朱的文學素養相當不錯,這是很多底層出生的將領乃至帝王不具備的素質。

按大一統王朝算,能被稱為開國皇帝就是秦始皇,劉邦,劉秀,司馬炎,楊堅,李淵,忽必烈,朱元璋,順治,都不用多解釋,一眼看去你就能看出其中的朱元璋有多特殊。

朱標停止了自己發散的思維,搖搖頭喝了口茶水隨口問道:“皇子公主們都去了?”

劉瑾一直在旁伺候自然不太清楚,躬身快步走了出去,沒一會兒就回來說道:“都去了,連那幾位小殿下都被奶娘抱進去了,聖上接見一麵後就都打發了。”

朱標點點頭:沐英呢?”

這話來得突然,劉瑾思索了一下說道:“按路程來算應該就是這兩日到京了。”

朱標突然看了劉瑾兩眼說道:“這次你就留在宮裡吧,太子妃有孕在身,沒個人看著本宮也不放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