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祖宗為證(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354 字 10個月前

劉英惶恐的低頭後心思百轉,此時他又開始思索自己弟弟命值不值得他用自家的立世之本去換,劉家無寸功於大明,隻是對皇帝有恩情,他家的根基就是看皇帝認不認這個情分。

雖然當今聖上無論如何都都會認,但往後的皇帝呢?

太子爺如今就透漏出不滿,等日後當今龍馭賓天,就是太子爺坐江山了,若是真有心想要劉家死,總有人會為王先驅………

如此一想,劉英頓時就明白該怎麼做了,弟弟又不是自己兒子,他的死活關本侯爺什麼事,咱還是管好自己兒孫未來的福貴吧

劉英頓時磕頭道:“臣感念聖上恩德,但愚弟犯下如此大罪,就這麼從輕發落如何服眾,若是因他一條命,讓聖上英明受損,臣死後何顏麵去見先父!”

朱元璋頓時落淚說道:“當年皇考妣逝世,咱家貧年幼,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若非你父之慷慨惠此黃壤,何能使得皇考妣上有一地安身,而今汝弟有劫,咱何能漠視不顧。”

此話一出帳內頓時哭聲四起,鳳陽知府以及他身後的鳳陽老者們更是淚流滿麵,嘴裡說著聖上仁德寬厚,多年往事竟然還銘記於心。

朱標自然也是得跟著哭,看差不多了抽出帕子遞給自己真的淚流滿麵的老爹:“父皇還當以龍體為重,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還皆賴父皇照拂呢。”

其餘人也趕忙規勸,此事暫且也沒人再提起,都知道最後的決斷要等到祭祀完皇陵和先義惠侯之墳後,否則這一勸就答應,未免表現的太急切了。

正值午時,朱元璋賜下酒宴,席間拉著劉英的手談話以示親厚,鳳陽諸老都是會說話的,說著自己能成為帝鄉一份子是如何的驕傲,死後見祖先也能說光宗耀祖了。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此話確實是至理名言,朱元璋的儀仗入鳳陽後引得十裡八鄉無數百姓前來拜見瞻仰,山呼萬歲之聲整日不絕。

朱元璋每到一處都會叫來當地有聲望的村老士紳,問詢他們平日的生活狀態,鳳陽知府和義惠侯劉英全程陪同,劉春自然也是難免被提及,一提眾人就免不了一哭。

大多數村老都是斥罵劉春給先義惠侯丟臉給鳳陽帝鄉丟臉,勸說朱元璋要嚴懲劉春,劉英本人也是代表劉家一同請罪。

見此朱標滿意的點點頭,毛驤還算做了些有用的事情,現今整個鳳陽都知道了劉春的情況,大多數人都還是老百姓,自然看不慣貪官汙吏,

尤其是老劉家驟然福貴,靠著當年那點事封侯,本就讓同鄉百姓眼紅,大家一起窮那就是好兄弟,但你突然發達了,還不帶上我,那咱們就是仇家了。

在鳳陽劉家的聲望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家都在替皇帝著急,生怕他放過劉春,這時候朱元璋的禦駕也到了皇陵,毛驤早就準備好了祭祀用的祭品。

朱元璋也厚賞了看守皇陵的衛士們,朱標親自賜下酒宴,天子儀仗駐紮在惶恐之外,等明日吉時再舉行祭祀皇陵大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