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麵上言談甚歡心中千回百轉之時,遠處午門城樓上的第三聲鼓聲響起,眾人一齊起身整理衣冠,隨著禮部製定的規章製度完善,上朝時候的規矩也是越來越多了。
朱標其實可以不同眾朝臣一起上朝的,他可以徑直去自己父皇那邊,然後跟隨老朱一同上朝,隻不過是覺得提前跟朝臣們見一見也是蠻有必要的,從言談舉止能看出不少在朝會時看不到的東西。
朱標當先走出朝房,屋內眾人依次跟上,其餘規格小些的朝房內官員則是沒有急著出屋,縱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人情世故難不成還有人不懂?
等品級最好的文臣武將們出去了,其餘人默默的跟在隊尾,朝服整齊麵色肅穆,再次通過左右掖門而入,井然有序。
後麵的小官們羨慕的看著排在前麵神氣盎然公侯們,紛紛在心中立誌,往後定然當為隊首公卿,方不負這身男兒軀。
大概到了卯時左右,文官由左掖門進入,武官則由右掖門進入,入宮之後也不是隨便亂跑的,還先要在內五龍橋南邊等待鳴鞭。
值守太監鳴鞭之後,文武百官才能依次過橋,抵達奉天門丹墀,在禦道兩側相對站立等候,其中文官為左班、武官為右班。
在此期間,監察禦史及儀禮司一直在旁進行監督,不同以前尚能交談,如今出了朝房後從頭到尾不能發出聲音,因為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者儀態不整的,都會被記錄下來,等候上報處理。
朱標自然沒有興趣彰顯自己的特權,老老實實站在最前方觀賞著五龍橋上麵的紋案,隻覺得有些氣勢不足,修築皇宮之時還是困於時間銀兩沒有做到儘善儘美,如今看來倒是有些缺陷了。
朱標默默盤算了一下,想要好好修善一下所耗費的銀子,然後心中默默的歎了口氣,倒不是擠不出來這些銀子,隻是感覺應該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他如今算是知曉昔日漢文帝將起露台,而惜十家之產的感受了,就在朱標思索之時,耳邊傳來了禮樂之聲,皇帝的儀駕到了。
等朱元璋到達禦門後,鐘鼓司開始奏樂,錦衣衛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禦階,而皇帝則走往奉天殿上廊內正中禦座,皇帝登上禦座之後,再次鳴鞭,禮官“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這才齊頭並進步入禦道,身後就是一隊精壯威武的持戟禁衛。
進入大殿找到自己的位置,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頭禮,朱標亦是如同,朝堂之上先分君臣後論父子。
皇帝威嚴厚重的眸光掃蕩一周,文臣武將儘皆拜倒叩首行禮,朱元璋饜足之色顯露於麵,大丈夫生於亂世,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橫壓一世以家姓傳國,何其樂也!
“太子,此次陝甘之行所見所聞都給眾傾家講一講吧,咱倒是想看看聽完之後還有何人敢跟咱念叨什麼苛刑猛政如虎,迫害官員士紳的屁話!”
朱標應諾一聲,然後轉過身看著低眉斂息不敢應話的官員們沉聲說道:“本宮奉皇命白龍魚服喬裝入陝甘,遊曆災區三府之地,沿途所見生民潦倒易子析骸哀鴻遍野路斷人稀,而士紳官員窮奢極欲俾晝作夜美酒佳肴供之不絕,本宮於慶陽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