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司令已經年逾六旬,老邁不堪,朱標問一句他得想好一會兒才能回答,而其司丞名叫蘇誌,回答較為活躍,而且條理清晰,朱標對他的印象不錯。
巘戅啃書居keNshuJu.戅。沒過一會一箱又一箱的賬冊被搬到大堂中間,蘇誌彎腰拾起目錄名冊遞交給劉瑾,然後才到朱標的手上。
翻開目錄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不過朱標也習慣了,翻看了兩柱香的功夫,堂內隻有紙張翻動發出的沙沙聲以及老司令抑製不住的粗喘之音,其餘者皆宛如木柱。
朱標看完目錄讓人從大箱子中取出他想要細看的賬冊,然後朝著司丞蘇誌問道:“去年各省入賬的貢茶僅有三千餘斤?”
蘇誌立刻回答道:“回稟殿下,三千餘斤是沒有算皇家茶園的上貢,隻記了各省的上貢,江南500斤,江西405斤,湖廣200斤,浙江520斤,福建2350斤。”
這個數量對皇家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了,畢竟朱家現在才多少人口,就是把後宮妃嬪都算上也就那麼些個,拿茶當飯吃都用不完,大多都被朱元璋賞賜給官員們了。
厺厽啃書居kenshuju.厺厽。這也是一種體麵,近兩年文武官員之間,隻要看春貢茶葉一到,瞧各家分到的分量就可知在朝廷上誰更簡在帝心了。
今年分到最多依舊是徐達,這已經連續四年了,其次是已經歸鄉退養李善長,之後才是常遇春李文忠湯和等人,依舊是武勳居多,而有趣的是,文官中被分最多的竟然不是汪廣洋胡惟庸劉伯溫這幾位,而是宋濂。
這其中意味倒也有趣,宋濂在京的時候老朱不待見,這回鄉幾個月倒是有體麵了,朱標在陝甘的時候都聽聞如今老夫子家門前車如流水馬如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名門望族都求著將族中最出色的子弟送到他門下。
朱標想著過完年,就得派人將老夫子請回來了,這也是當初就說好的事情,宋濂當世大儒的名望也是他急需的,朱標往後幾年要辦的事情都有些離經叛道,總得有個在文壇士林當中替他發言背書的人。
文壇士林之中的許多事朝廷也不好插手,畢竟人家也不造反,書生意氣喝酒論政誰能攔得住,朱標總不能搞出文字獄啊。
等蘇誌把皇家茶園的貢量也說完,朱標接著問道:“本宮看歸屬於朝廷的茶戶不少,這些人的日子過得如何?”
這話讓茶馬司的官員身形一顫,蘇誌也沒有立刻回話,而老司令卻是揚起滿是皺紋的老臉回答道:“稟殿下,仰仗聖上恩德,各地茶戶如今過的都比前代要強上許多,都對天家感激涕零呢。”
朱標沒理會他的話,接過劉瑾端上來的茶水喝了一口,感覺味道不如宮裡的,轉眼看向蘇誌:“確實如此嗎?”
蘇誌深呼吸一口說道:“稟殿下,茶戶們的日子確實要比前代強上一些,但依舊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畢竟是茶戶…”
朱標聞言滿意的點點頭,官話假話也好真話也罷,都不算什麼,朱標也從不指望下麵的人不糊弄他,但聰明人總得知曉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或者話他這個時候想聽什麼話。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