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數品可是需要服眾的功績,所以往後幾年張帆李進等人隻能是在地方任職了,而且多半去不了富庶的知府,這也是官場的潛規則,其中利弊得失唯有自知了。
陝甘奏報之後,就是戶部的上奏了,入秋也有段時間了,各地秋收的糧食賦稅也都收繳好了,是都歸入戶部庫裡,還是收於地方糧倉,或是另有他用都要有個章程。
這事兒對各個府衙而言還是很重要的,六部尚書包括大都督府的武官們都參與了爭論,誰都不讓著誰,這個時候兵部與大都督府無疑是一家的,氣勢最盛,加上北方還在用兵,所以得到了最大的份例。
戶部的尚書侍郎們則是宛如要被割肉一般同各部尚書將軍們對噴,就想著多保留些糧食歸入戶部糧倉,以待不時之需。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戶部若是不據理力爭,那等這些牲口把糧食揮霍完,還會張牙舞爪的朝著戶部要,給不出就上奏說他們貪汙了,這幾年戶部官員都是恨得牙癢癢。
朱元璋父子倆沒有摻合進去,而是作壁上觀,偶爾打著圓場,老朱內帤剛入了二十多萬兩銀子,這時候自然不會再同臣子們爭奪。
朝廷每年收的糧食賦稅就這麼多,各部自然都想自己府衙富裕一點,若是不爭,下麵的低品官員都會不滿,本來朝廷俸祿就低了,誰也不想跟著不為自家爭取利益的上官。
也正是因此,所以那些平日氣度淵博的文官們也顧不上體麵了,武勳將領們更是毫不客氣,若不是還顧及著皇帝太子,估計這時候都赤膊上陣了。
不過朱標看也差不多了,雖然武勳氣勢最盛,但光論嘴皮子哪裡比得上經曆元明兩朝的文臣老狐狸們,幾輪話下來就忘了自己剛才說什麼,嘴裡隻剩下罵罵咧咧的粗話了。
南雄候作為武將裡麵嘴皮子最靈活的自然是代表著大都督府發言,不過矮個子裡拔將軍也說不過戶部尚書,如今都被戶部尚書的之乎者也無知匹夫等言弄的雙目發紅,要不是鞏昌侯郭興東平侯韓政在旁拉著他,估計戶部尚書的臉早就開花了。
“狗屁,糧食都留在你戶部庫裡做什麼,還能再長幾茬不成,老子看分明是你們這幫戶部鳥官想要監守自盜,北方常帥那邊還在抵禦蒙古各部,過冬需要的糧食軍餉不抓緊發過去還等什麼?”
趙庸嘶吼完之後,戶部尚書之是輕蔑的瞥了他一眼,隨手朝著一旁的侍郎揮揮手,讓他去同那幫莽夫爭論,自己則是專心對付起神情嚴肅的工部尚書。
“娘的,你竟敢看不起老子!”
還不等戶部侍郎上前接話,一旁的中書省右丞陳亮就皺眉對趙庸說道:“前幾個月不是才從江南調去一大批糧食!北方又無大戰,怎麼又要糧餉?”
…………………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