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患不均(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3583 字 10個月前

朱標已經去信讓自己的先生宋濂為其背書,朝廷禮部吏部都會派遣官員宣讀追封聖旨,並且主持王世堅下葬的禮儀,朱標也會派遣太監前去觀禮。

這等尊榮體麵可謂是罕見,王世堅死的不虧,而且王家子弟這幾十年隻要是不走邪路,仕途必然是順風順水。

朱元璋歇了一會兒就又起身走回謹身殿,父子倆坐下喝了杯茶,這時候中書省的奏章也開始送過來了。

朱標本想幫著批閱一些,卻被自己父皇趕了出去,讓他去見見高麗公主,畢竟晾了人家半年了,有點說不過去。

朱標瞧了瞧時候,也快到午膳的時間了,讓劉安先去宮外傳信,好讓人家公主有個準備,否則貿然登門不合禮儀。

其實現在去信都已經晚了,按理都應該提前幾天約定時間,不過朱標身為宗主國儲君,麵上過得去高麗那邊也不敢挑什麼毛病。

隨即轉身朝著東宮走去,心中盤算著時間對一旁的劉瑾吩咐道:“讓徐允恭常茂李琪寅時入宮來見。”

朱標走了幾步又吩咐道:“再把傅忠馮誠鄧鎮也叫上吧。”

劉瑾應諾一聲,心中一算好家夥,最起碼都是國公長子,都是京城內數一數二的錦衣少年,父兄跺跺腳邊軍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朱標的年歲在未來恐怕是指望不上現如今的開國將帥們了,所以培養一部分年齡相仿的勳貴子弟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作為開國二代,他們的性格能力都還不錯,朱標文臣方麵到一直沒有什麼擔心的地方,何況也有了如今郭翀張帆李進等執掌州府的中層文官,五六年之後足以撐起朝廷中樞緊要部門的運轉。

武勳培養這方麵由於胡惟庸的原因,除了徐允恭常茂湯鼎之外他並沒有接觸什麼,畢竟沒到蓋棺定論的時候,胡亂培養容易影響判斷。

而如今胡惟庸的動向其實已經很明晰了,文臣一手抓,武勳那邊他努力拉攏的隻有唐勝宗、陸仲亨還有平涼侯費聚、南安侯俞通源,河南侯陸聚等侯爵,國公一級的勳貴不是他能收攏的。

除非是他們致命的把柄被胡惟庸攥住,否則功成名就的他們不可能依附胡惟庸,哪怕他是當朝丞相也一樣。

這點胡惟庸也清楚,所以他不會費力爭取國公一級的人物,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收攏京城周圍的衛所將軍們,畢竟國公未逢大戰的時候手裡能調動的兵力也少的可憐。

所以還是官職不高沒有爵位的將軍們更有爭取的必要,這群頂著一二品官職的武將們對自己未被封爵可是有不小的怨望的,誰也不會認為自己比誰弱,都是屍山血海闖出來的,憑什麼他們是武勳,而我們是武官。

這裡麵的差距就是蠢貨都清楚,最明顯的就是人家兒子出生就是侯爺,世襲罔替,而他們的兒子最多也就領個三四品的指揮使。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