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本朝卻是不同,太子大位穩固到前所未有,現如今早已不是皇帝寵愛這麼簡單了,文武勳臣儘皆臣服儲君,可謂是眾望所歸天下鹹知。
如此一來東宮嫡出的孩子,那就不僅僅是一個皇孫,隻要能健康長大就是大明未來的天子,這個世界最強帝國的繼承人。
朱標身上被撒了不少莫名其妙的東西,一旁的朱元璋也是一般,金盆淨手之後,外麵的禮樂一變,顯得更加深邃自然,父子倆前後差著半個身位,一前一後走出揉儀殿。
外麵這時候不僅是禮部官員了,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已經到了,莊重的文官威武的武將,宛如早朝班戰列兩旁。
“拜!”
“臣等恭賀聖上天輔有德!”
“拜!”
“臣等恭賀聖上海宇鹹寧”
“再拜!”
“臣等恭祝聖上聖躬萬福!”
三聲朝拜唱賀之後奉天殿大門緩緩打開,朱元璋領著朱標走了進去,外麵的文武官員再次叩首時候就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向社稷壇走去,奉先殿不是他們這些外臣能進去的,社稷壇才是他們要負責祭拜的。
官員們走了但禮樂自然是不能停的,恐怕今晚他們都要在這給朱家祖先們演奏禮樂,裡麵朱元璋親手點燃香火,分出一些給兒子,然後自己念念叨叨的給祖宗們上香磕頭。
朱標自然也是跟著照做,他現如今已經平靜下來了,甚至還覺得那兩個小崽子是個麻煩,都有些嫌棄上了。
但老朱可不這麼想,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上天庇佑他再多活幾年,好幫兒子掃清朝廷驕兵悍將,肅清天下貪腐吏治,交給自己標兒一個安穩的江山,如果還能有機會調教孫兒就更好了。
老朱對自己教育兒子的本事可謂是誌得意滿,朱標有多出眾他就有多驕傲,看看他親手培養出的太子,完美無缺!
這方麵縱然是秦皇漢武也得退避三舍自愧不如,他們的扶蘇劉據都什麼玩意,看看老子的太子,文武全才多謀敢斷,那兩個加起來也比不上。
老朱這時候已經選擇性的忽略了後麵幾個兒子,可能也是覺得他們不成器那是因為老子沒好好調教,反正他們會吃喝拉撒睡。當個太平王爺也夠了。
如果他在把孫兒調教好,那大明最起碼可旺三代,連續三代英明偉岸之君足夠鑄造出一個雄厚的王朝根基了,起碼幾百年的基業就有了。
跪了半個時辰多,朱元璋才算跟祖宗們說完悄悄話,也不知祖宗是同意了還是沒同意,朱標微微抬頭看了看上方擺著的排位,在這個氣氛以及外麵的禮樂聲中,確實有種神而明之的感覺。
朱標也在心裡默念:“祖宗保佑,希望這兩孩子能健康長大,也祈望他們能兄友弟恭,將來不要因為皇位鬨的手足相殘,希望………”
朱元璋站起身看者還跪在地上的兒子說道:“標兒,你將來要記著立嫡立長,咱們爺倆開個好頭,未來的兒孫才好遵照,你自幼博覽群書,李唐的教訓你也清楚。”
朱標呼出一口氣道:“兒臣明白,父皇放心吧。”
朱元璋歎了口氣道:“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樣對小的自然不公平,但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公平,既然生為皇族子孫,享福是應該的受委屈也是應該的,這是命!”
這兩個小孫兒雖然他還沒見過,但都是他朱元璋的嫡出孫兒,是他與馬皇後的血脈,怎麼可能有不疼愛的道理?
但這個時候不果決的定下來,往後定有錐心刺骨的痛,到時候可就悔之晚矣,朱元璋在亂世拖缽行乞南征北戰見過太多太多,所以他才會一直堅定不移的加固長子的地位。
朱元璋心疼是因為他骨子裡就重視血脈,這是因為時代特征,也是因為朱元璋自小孤苦的經曆造成的,而朱標卻不一樣,對兒子對兄弟們都是一個態度。
生為皇族天潢貴胄,自幼享福受用不儘,一輩子注定榮華富貴,還想要什麼公平,你們都叫囂上天不公的話,宮外的人還怎麼活?
總之,我給你的才是你的,不給你你也沒資格叫屈,真有本事就來搶,搶到了才是真本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