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萬裡石塘(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4355 字 10個月前

甩袖在自己的專屬座椅上坐下,趙淮安機靈的上前研磨,幾個在此伺候的太監將上麵的奏章搬到太子身前,殿內重新燃起提神醒腦的熏香。

朱標批閱奏章的速度還是可以的,這東西其實也是看經驗的,落於紙麵筆墨上的信息絕對是不全麵的,要聯想此事於朝廷於地方的利弊權衡,隻要思維模式打開了判斷起來也就快了。

至於政令準確度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隻能說方向上是沒有錯的,那但誰也不確定下達到地方會被曲解成什麼樣子,朝廷如今對天下的掌控,大方麵是越來越強,但細節處卻是進展緩慢。

宗族鄉紳永遠是地頭蛇,皇權也難以動搖,總不能因為他們可能會有小動作就大規模的滅族屠宗,何況現如今的鄉紳在朝中大多都有發言人了,開國五年,各方娶妻納妾兒女聯姻的可是多了。

一張由下而上的大網已然將泥腿子出身的新貴們籠絡住了,他們祖輩想都不敢想的奢靡生活就這麼突然的落了下來,嬌俏可人的美女佳人帶著豐厚的嫁妝甘願伏低做小委身做妾,如此人財兩得的美事,何人能夠拒絕呢?

這種事曆朝曆代開國之時都避免不了,新貴與舊戶的結合,可以讓新貴們儘快享受到應有的權勢享樂,舊勢力沒有從龍之功,但也總有辦法融入其中,幾代之後就又是新的高門貴族了。

半個時辰後,朱標放下手中的狼毫筆,接過劉安遞上來的熱茶喝了一口,隨口問道:“那邊做什麼呢?”

劉安躬著腰回答道:“皇後娘娘招待著謝王妃,李夫人和徐小姐都跟著太子妃哄著兩位小殿下。”

朱標點點頭吩咐道:“去催一催,準備開宴吧。”

“諾。”

朱標心情不錯,自己先生宋老夫子終於動身了,不日即可抵達京城,信中還說帶了不少好苗子,好好教導往後都是可以輔佐他的。

老夫子做官一般,但是眼光絕對是一流的,朝廷缺人才,永遠都缺永遠不嫌多,科舉這兩屆選拔出的人才大多平平,甚至都不如第一屆。

估計是因為前兩年不斷舉辦恩科擴張名額的緣故,天下合格的韭菜都被割完了,現如今的都是半生不熟的,老朱都準備停兩年科舉了,準備把資源投入到國子監。

國子監如今學生五千餘,老朱準備在鳳陽在立一座國子監,招賢納士培育生員,已經著令工部籌備了。

兩座國子監都在南方,這對北方士子顯得有些不公平,本來南北士子學術水平就有較大差距,這很容易引起北方士子不滿,雖然他們的不滿無足輕重,但朝廷終究是要講究個公平的,無論南北都是大明的治下。

所以朱標也已經提議在北平府立一座國子監了,預計明年就可動工了,如果都按照京城國子監的規模來建,其實是一筆較大的投入,而且後續還要源源不斷的投入資源供給學生,按大明如今的財政狀況來說其實有些勉強。

但功在當下利在千秋,朝廷也隻能想辦法克服,隻是又要苦了戶部尚書了,朱標都眼看著他從富態變得日漸消瘦憔悴,老朱這麼狠心的人都忍不住賞賜了兩根遼東寶參給他。

朱標想到這兒也是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告誡自己今年還是不要再弄彆的了,得開源節流了,天下各地都要錢糧,偏偏各地民生方才緩過勁兒來,南方尚可,北方西南等地的百姓也就是有了點過冬糧食,到了不至於全家餓死的地步而已,尚需小心嗬護,根本不好多征賦稅。

今年的春茶也都開始采摘運送至京了,明日得找個時間安排茶馬司同草原的貿易了,等夏天東海南海的倭寇被清掃一遍後,朝廷包括江南一些世家都可以嘗試開啟南洋貿易。

大明彆的不多,瓷器絲綢等奢侈品管夠,南洋諸國地處熱帶彆的沒有,糧食還是挺多的,朝廷最緊缺的就是糧食了,糧食夠做什麼都輕快許多了。

等過兩年情況好了,朱標準備好好經營一下瓊州府以及萬裡石塘,也就是海南島以及南海,元代就已經將萬裡石塘作為內海了,自家內海自然是打掃一遍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